中医古籍
  • 春季预防麻疹

    春季是麻疹多发季节,6月-5岁的小儿易患麻疹。前期有发热,咳嗽,流涕,畏光等症状,易误为流感。发病2~3天后,颊膜出现针尖大小的膜斑,为麻疹早期诊断的可靠依据,出疹期发病3~4天后,发热高,皮疹先从耳后、发际、颈部,渐延到颜面、躯干四肢,最后达手足底,一般3~4天,皮诊出齐,出透。恢复期,疹出全面,按出疹顺序隐退,体温下降,3天左右退到正常,有糠皮样脱屑及留下褐色斑状色素沉着,约2~3周内消失。

    预防方法:

    1) 提高儿童抗病能力,未患过麻疹的儿童,应积极接受“麻疹减毒活疫苗”的预防接种。流行期间可给予肌肉注射胎盘蛋白或丙种球蛋白;

    2) 在麻疹流行期间,最好不要带儿童到公共场所去,以免感染;

    3) 用牛蒡子5克,紫草6克煎水代茶饮用,可预防麻疹。

更多中药材
  • 不同的东西有不同的作用,就像某样东西上的不同部位,它们的作用可能不同,像乌柏根的皮,乌柏苦、微温、有小毒,有杀虫、解毒、利尿、通便的功用,而乌柏根的皮用于水肿胀满,有泻下逐水的功效,对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用之有消除腹水功效,所以也有用乌柏根......
  • 家里老人几乎都有风湿病,每年都会帮他们买不少可以减少风湿疼痛的药,吃的药丸,贴的膏药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药,每次去中药店选配药材时,中医们往往会加入一种叫红大戟或者京大戟的药草,这2种药材的主治功能相近,只是其配药量上面会有一定的差异,京大戟有......
  • 看中医药书的时候看到了这样一个词,红大戟;本是无异,却逐渐被这图文并茂的野草野花吸引,其中,有一种植物,红色茎,绿色的叶片,深绿的老叶上拖着浅绿的新芽,颜色过渡的倒是别致,它是红大戟,不仅外表红色,折断的茎里也是红褐色,又因为根部长得像红薯......
  • 芫花跟薰衣草花很相似,芫花的花开的比薰衣草的要稍大些,况且芫花不仅仅是好看而且芫花根还可以用作中药,很多人都不知道吧,都以为芫花只是用来欣赏的,好吧好吧,既然这样我就向大家答疑,说说芫花根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芫花根的功效,逐水,解毒,散结。......
  • 它在我的家乡常有,老叶鲜绿色,新野嫩绿色,层次交替、变化明显,俨然一件艺术品,亦或一副水彩画,它是甘遂,是我国的特有,虽说它的茎叶美丽,可入药的呢,却是其根部,常生于矮坡、沙地或田边路旁,因为可以入药,现在已经被人工种植,味苦、性寒,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