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春季警惕流行性出血热

    春季流行性出血热进入高发期。该病是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主要传播媒介为老鼠,是以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鼠是人类感染的重要途径。病毒能通过宿主动物的血及唾液、尿、便排出,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呼吸道传播、消化道感染、垂直传播等途径感染。野鼠型发病高峰多在秋季,家鼠型主要发生在春季,47月份为发病高峰期。流行性出血热最大的危害是其并发症,可造成心功能不全、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继发感染、腔道大出血及颅内出血等。

    流行性出血热容易误诊误治。早期流行性出血热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现象,最容易被误诊为流感或感冒;出现发烧、恶心、呕吐、腹痛等则易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腰痛、尿蛋白又被误诊为肾脏疾病。一般感冒发烧病人,体温降下来后病情会好转,而流行性出血热病人发烧消退后病情会加重,并出现低血压、少尿等症状。

    流行性出血热典型临床表现为:三痛(头痛、胸痛、腰痛)三红(面红、颈部红、上胸部红)。四句顺口溜可以好、更快识别流行性出血热:发烧面红醉酒貌,头痛、腰痛像感冒,全身皮肤黏膜出血点,恶心、呕吐、蛋白尿。

    流行性出血热主要传播媒介为老鼠,因此灭鼠、防鼠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措施。35月份是鼠类繁殖季节,要不失时机灭鼠和防鼠。不吃生冷特别是鼠类污染过的食物、水和饮料等;避免与鼠类及其排泄物或分泌物接触;清理稻草、玉米秸秆等脏乱杂物时要戴口罩、帽子和手套。三痛三红表现突出者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稿源:南京晨报)

    (作者:佚名)

    (编辑:周周)

更多中药材
  • 黄帝内经讲呢,“夏三月,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意思呢,就是说夏季啊,要保持我们心情愉快,切勿发怒,使精神之华英,适应夏气,否则呢,违逆了夏长之气,就会损伤我们心脏,到秋天呢,容易发生疾病。......
  • 教大家一个方法,用30到50克黄芪加适量的水,用黄芪煮出来的水再用来煮大米,黄芪是大补元气的中药,它能补气,所谓气呢,是一种能量,气不足的时候啊,就疲劳,耐力差,我们用这样的一个黄芪水煮粥煮饭,连着吃一周,一般气虚的人就会感觉有改善。......
  • 当我们身体得了风寒感冒的时候,千万别再喝冷水!《灵枢》记载,“形寒,寒饮则伤肺”,就是说呢,身体受了风寒,再喝凉水,两韩共同侵袭,就会损伤肺脏。......
  • 夏季感冒与其他季节不同,夏季呢,天气湿热,我们又喜欢在空调房里面吃西瓜、冰棍,这个时候容易形成外感风寒夹湿证。有个治疗暑湿感冒的方剂叫香薷散,出自《温病条辨》香薷九克,白扁豆、厚朴各六克煎煮。此方呢,在治疗暑热的同时,还能兼顾脾胃,祛脾胃之......
  • 所谓病从口入,戊肝病毒会通过被污染的饮用水、肉类、海鲜、蔬菜、水果等直接或间接的经消化道传播。大多数人呢,被感染后会出现恶心、疲劳、胃口不好、黄疸等症状。不干呢是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其次它还会通过接触母婴血液等进行传播。而戊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