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盛夏解暑药大盘点防病

    7月盛夏,总会有那么几天35℃以上的闷热高温天气,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桑拿天”,让人感到酷热难耐。烈日炎炎,高温常常会使人出现口渴、心烦、厌食、失眠等不适症状。时若能选用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药品可以使人消暑生津、解除烦躁。

    清凉油:是由樟脑、薄荷油、丁香油等组成。用于闷热不适、中暑、伤风感冒、头痛头昏、蚊虫叮咬等。头痛头昏时擦涂太阳穴及头颈部,其余擦涂患处,擦后适当给予按摩,可起到醒脑提神、消炎退肿、止痛止痒的作用。注意不要擦入眼内。

    风油精:是由薄荷脑、丁香、樟脑等组成。用于预防和治疗伤风感冒、头痛、牙痛、中暑头晕等不适。取少量风油精涂搽于太阳穴上,或以鼻嗅之,可提神醒脑、祛暑镇痛,夏日在内衣上洒几滴风油精,可减轻或消除汗臭、腋臭。需要注意的是,孕妇不宜使用风油精。怀孕早期应用本品,有可能引起胎儿宫内窒息。

    花露水:花露水的组成成分中含有一些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中药,因此花露水除了能祛痱止痒、提神醒脑、防蚊虫叮咬,还具有一定的除菌、杀菌作用。

    十滴水:是由鲜姜、丁香、樟脑、薄荷脑等组成。用于因中暑而引起的头晕、恶心、呕吐、腹疼、胃肠不适等。可起到祛暑散寒作用。十滴水用于治疗中暑,适用于暂短的急性疾病,病程仅数十分钟或数小时,故在发病时服用2—5毫升即可。需要提醒的是,因十滴水所含的药物成分有一定毒性,故不宜多服。孕妇忌用。

    藿香正气水: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主要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致的头痛昏重等症。服药期间,应忌食生冷食物。

    仁丹:是由丁香、陈皮、薄荷脑、冰片、豆蔻、藿香、肉桂、朱砂等纯中药制成。具有清暑开窍,和中止呕的功效。在夏天,天气太热导致中暑头晕头痛、恶心胸闷,可口服或含化仁丹,每次10—20粒,含化或凉开水送服。仁丹也不能随意乱用,因为它含有朱砂,故不可超量服用,以防汞中毒。婴幼儿及儿童不宜服用。

    金银花露:是由以金银花为主制成的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成药剂。气味清芬,甘凉润口,是中医饮剂中最著名的品种之一。金银花性寒味甘,有生津、止渴、清热、散风、解表等功效。另外,金银花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等多种致病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更多中药材
  • 黄芪补一身之气,因为我们补气的药除了黄芪之外也有不少,像白术也是补气的。那么至于说我们这个从中医的成方来讲,补气的那个成方是四君子,参苓术草,加起来就是补气的。只有一味黄芪也可以起到完全补气的作用,那么吃上之后呢,就是比如身体乏力啊这种表现......
  • 当归头止血,当归身养血,当归尾破血,全当归呢补血活血,所以日常补血养血,我们一般选用当归身或者全当归,所以说当归全身都是宝,但是当归补血我们一般要和补气的黄芪来搭配。因为中医讲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这样补血效果才能又快又好,比如著名的当归......
  • 黄连这味中药最主要的作用:第一个是清心火,所以我们经常多梦的人吃黄连可以清心火,黄连苦口利于病。第二个厚肠胃,所以我们经常说拉肚子时候吃黄连,对吧?还有我们有个药呢,叫交泰丸,就是一个黄连和一个肉桂,一个寒的,一个热的,一个往下走的,一个往......
  • 生三七是三七直接洗净切片晒干的三七,熟三七是生三七经过炒、蒸、炸等等的加工才能够得到。生三七偏于化瘀止血,消肿定痛。熟三七偏于滋补补气补血,止血化瘀的力量它就差一点,如果想用来补气血,同时又需要活血化瘀,那么就可以用熟三七,如果仅仅需要止痛......
  • 人参有以下功效一:大补元气,像我们平时气虚同时感觉有点身体发冷的人呢,可以用人参煲汤喝就可以。二:复脉固脱,特别适用于气阴两虚的人。三:生津养血,人参既能够补气,同时呢还能够生津,像我们胃阴不足的人,一定要加入人参,同时人参能通过补气来生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