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夏日防治“热疖”防病

    祖国医学认为,婴幼儿禀质稚弱,脏腑娇嫩,抵抗外邪的能力差,易为病邪所侵。如果暑热天气婴幼儿居处通风差,室内闷热,或护理不当,皮肤不洁,毛孔闭塞,体内之热不能外泄,内外热毒交阻于皮肤,就会产生疖肿。另外,婴幼儿哺食过饱和过饥,哺喂无定时定量;母亲乳汁过浓或过于辛辣、油腻或患病仍给孩子哺乳等,都可导致婴幼儿脾胃受损,中脘积滞不化,郁结成热,耗灼气血湿浊郁于肌腠,也是诱发疖肿的重要因素。

    要想预防孩子生“热疖”,首先应当注意避免上述诱发因素。此外,可让小儿多饮用一些家常清暑饮料,如西瓜汁、绿豆米仁汤、蔬菜汤等,用中草药自制饮料,也有良好效果,如鲜荷叶一角,杭白菊3克、生米仁9克,加水400毫升,煎成250毫升药汁灌入奶瓶,待凉后给婴儿饮用,每日数次,直至秋凉。还可以用市售的金银花露,或用金银花9克,杭白菊9克、生甘草1.5克,煎汤让小儿代

    茶饮用。

    如果已患疖子,可用草药洗敷,既简便,疗效也很好。用土大黄15克、丝瓜叶30克,加清水1000毫升煎汤,凉透后用纱布沾洗患处,可清热解毒、收敛排毒减轻患儿痛楚。若疖肿灼热疼痛,患儿哭闹不休,可和新鲜干净的西瓜翠皮贴敷于患处,瓜皮干脱即换新鲜的。此法可使小疖消隐,即使已化脓的,也可促其自然排脓,且疮口愈后不疤痕。

    疖肿频发的,还可口服六神丸,一岁一粒,最多不超过10粒。倘伴有发热,应请医生诊冶,加用抗菌素。

更多中药材
  •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谭某某,女,62岁。2007年12月9日初诊。患者自述眼部水肿已有半年,偶有下肢肿,西医检查肝肾功能均为正常,眼睛经常流泪,夜间睡眠不实,梦多,白天嗜睡,睡醒则汗出,喜饮,素来脾气急躁。食可,大便偏干,小便正常。舌胖大而......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急性并发症。当糖代谢紊乱发展至脂肪分解加速,血浆酮体浓度超过正常时形成酮症,当酮体积聚而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时临床上称为酮症酸中毒。以严重脱水、呼气有烂苹果味、酮症、血糖明显增高、后期昏迷为特点。多见于2型糖尿......
  • 蒋玉清 安徽省亳州市华佗中医院闫敏,女,35岁,2011年8月6日初诊。恶心呕吐8月余,饭后即吐,饮水也即吐,夜间从鼻中流水,量多。经中西医治疗无效。刻诊:饭后饮水即恶心呕吐,打嗝即吐,夜间鼻中流清水,消瘦,纳差,大便头干,日4~5次,尿频......
  • 牛群 甘肃省庄浪县杨河乡卫生院 孙芳芳 甘肃省庄浪县赵墩乡卫生院胃为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主受纳腐熟水谷,为水谷之仓、气血之海,与脾合称为“后天之本”。胃之受纳腐熟功能正常,表现为食欲如常,舌苔淡白,面色荣润,脉象不浮不沉、从容和缓、节律一致......
  •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编者按:阎艳丽为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河北省第二批中医药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出身中医世家,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40余年,临床善以经方化裁治疗百病,其学生总结其运用经方治验五则,本版今起陆续介绍。陈某某,女,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