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夏季健康“九步曲”

    饮食求清淡:在饮食安排上,要力求清淡、可口,多食新鲜蔬菜、瘦肉、时令水果等。此外,将绿豆、菊花、金银花等煮汤或泡茶喝,既可适时补充因出汗消耗的水分,又可清热解毒,安躁除烦。

    睡眠求足量:为了保证充足的睡眠,首先应做到起居有律,即早睡早起,按时入睡;其次应注意卧室通风、凉爽等,第三要保持平静的心境,排扰除烦,力求“心静自然凉”;第四要有适当的午睡时间,以弥补夜晚睡眠之不足。

    冷饮莫多吃:夏季适量吃冷饮可防暑降温,但冷饮吃得太多,则有害无益。胃肠受到大量冷食的刺激,就会加快蠕动,缩短食物在胃肠里的停留时间,直接影响人体对食物营养的吸收。还有可能导致胃肠痉挛,引起腹痛。

    瓜果勿过量:夏季瓜果对维持人体内酸碱度平衡有很好的作用。但是,瓜果虽美,食勿过量,食前先洗净或削去外皮,以防病从口入。

    不宜久坐木:木头,尤其是久置露天里的木料,如椅凳等,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表面看上去是干的,可是经太阳一晒,温度升高,便会向外散发潮气,如果在上面坐久了,能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病。

    菜肴应稍咸:夏季出汗多,常食些调味稍咸些的菜肴,可补充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还可避免因出汗过多而出现虚脱。

    夜晚不露宿:夜间气温下降,气温与体温之差逐渐增大,如在室外露宿很容易导致头痛、腹痛、关节不适引起消化不良和腹泻。

    午睡不能少:夏季午睡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有利于下午的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午睡要注意的问题是,午饭不要吃得过饱,饭后稍作休息后再躺下,以免影响食物消化;放松腰带,以利胃肠蠕动;腹部要加盖毛巾被;不要躺在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着凉、感冒。

    外出应避阳:夏日外出应尽量避于“烈日当空”的晌午。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若是外出时间较长,还应带适量的水和饮料以及防暑降温药品(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以抵御紫外线的伤害。

更多中药材
  • (四宝粥)它的成分是桂圆,红枣,山药,薏仁各25克,糯米100克,用温水泡一小时左右,然后加水熬煮,用冰糖调味即可。桂圆和红枣都是补益身体的上好佳品,有补血安神的疗效,但是如果服用过多,也容易导致胀气上火这样的症状,薏仁可以健脾利湿,解腻去......
  • 很简答黄芪15克,当归3克,大枣5枚,保温杯加水泡茶饮用,能够帮助人把气血慢慢的补起来,如果还先有体寒,可以再加上三片生姜。如果容易上火的可以加上10克的麦冬来进行调理。但是有一点要提醒大家的是,本身脾胃不好,湿气重或者有气滞血瘀的朋友,还......
  • 正常的月经周期是28天,如果月经提前了一周以上,这就叫做月经先期,月经先期呢,一般情况下也也主要由血热或者是血虚造成的。血热,主要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呢就是湿热,一种是虚热。实热主要就是有一些上火的表现,比如说便秘啊,口干舌燥,面部长疮啊之......
  • 熬夜对血管的损伤是特别大的,一般来说,我们11点到3点应该是在深睡眠的状态,这时候我们的血应该归于肝经了,可是如果你这时候还在熬夜,我们的血是在大脑的工作状态下,肝血相对就少了,这时候其实会出现两个很严重的问题。一个是滋养少了,我们要知道血......
  • 天王补心丹是一个著名的安神的方子,补益心脾,安神定志,睡不好觉的人又心脾两虚,吃点天王补心丹。补心丹用柏枣仁,二冬生地当归身,三参桔梗朱砂味,茯苓远志安心神,你看这个方子最后落在一句话,叫安心神,就是治疗心神不宁,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叫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