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清热消暑妙用中药

    夏季,在炎热的刺激下,人们的中枢神经处于紧张状态,易出现消化能力减弱,胃口不开,食欲不佳等症状。由于夏天人体气血趋于体表,调养应着眼于清热消暑、健脾益气。

    多年来常用的祛暑药一般有:

    “人丹”:它主要由薄荷脑、冰片、丁香、儿茶及芳香健胃药物等组成。用来祛风、舒气、生津、健胃,主治消化不良、肠胃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伤风感冒、中暑眩晕、晕车晕船等症状。

    “十滴水”:主要由樟脑、大黄、小茴香等组成,有健胃、驱风作用,用于因中暑而引起的头晕、恶心、腹痛、胃肠不适等症状。

    “藿香正气胶囊”:主要由广藿香、紫苏叶、法半夏等十三味中药组成,是近千年来中医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首选方药。临床适用于暑、湿、风、寒引起的伤风感冒、头痛胸闷、肠胃不适、消化不良、呕吐腹泻等及其综合症状,现亦用于水土不服、酒后护理,有标本兼治的作用。

    以上例举的是三种大家熟悉常用的药品。我本人从事中草药的调配、管理多年,对每味药物的功能、主治、配伍都有了比较深刻、全面的了解,根据人体会,也总结出几个防暑降温的小偏方,介绍如下:

    在“霍香正气胶囊”中我们提到了中草药藿香,味药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症状,与不同的中草药配伍成不同的小方剂。如:藿香与苍术、厚朴、半夏等同用,可以治疗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与滑石、黄芩、茵陈蒿等同用,可以用于湿温初起、湿热并重者;与半夏配伍,止呕效果佳;与黄连、竹茹配伍,治疗湿热引起的呕吐;与党参、甘草相配,用于脾胃虚弱性呕吐;与砂仁、半夏配伍,可治疗妊娠引起的呕吐。

    我试配的几种凉茶,经验证疗效也不错。

    菊花、金银花、山楂片各10克,加水配制成凉茶,有防暑降温的作用。

    绿豆100克,酸梅50克,竹茹10克,共煎取汁,加入白糖,凉后代茶频饮,可用于暑热、烦躁、燥热等症。

    白菊花、决明子、槐花、枸杞子各10克煎水,代茶凉饮,适用于暑天头昏目眩、高血压等症。

    竹叶心、麦冬心、莲心、佩兰、桑叶各6克煎水,对于暑热所致的胸闷汗多、心烦口干、疲惫纳差等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更多中药材
  •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膏方制备,“开路药”已服,脾胃功能得调,即可服用膏方。服膏调养当要遵医服用,如果医嘱不详、服法不当,膏方的疗效也会大打折扣。服用膏方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服膏季节 一般来说,服用膏方多在冬至即“一九”开始,至“九九”结......
  • “邹润安论柴胡”作者为四川自贡怡康中医诊所王昆文。《本经》谓柴胡“味苦,平,主心腹,去肠胃中积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出新”。在《伤寒杂病论》中,组成含柴胡的经方共9个,而且至今仍是临床常用方,其中最著名的有大、小柴胡汤,四逆散,鳖甲煎......
  • 急性肝功能衰竭系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大量肝细胞坏死,或肝细胞内细胞器严重功能障碍,致短期内进展至肝性脑病的一种综合征。病情凶险,发病后12~24小时发生黄疸,2~4天后昏迷,并有出血倾向,见于暴发性病毒性肝炎、对乙酰氨基酚中毒、氟烷麻醉中毒......
  •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膏方制作好之后,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充分消化吸收是关键。对于脾功能不好的人,服用膏方前需要先服用运脾健胃的“开路药”,如一些经典处方六君子汤、平胃散、保和丸等,也可以先进行试探性调补,观察其服药后的反应。而对于脾胃功......
  •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组成 青蒿12克,银柴胡9克,桔梗9克,黄芩9克,连翘9克,金银花15克。主治 本方适应于临床多种发热证,如久热不退、外科术后感染、妇科热入血室、产后发热、妊娠发热,或原因不明的发热,症见高热寒战,寒热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