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深秋时节警惕流感(之三)

    预防重于治疗:患了流感不必惊慌

    当前,流感被认为是无法有效控制的传染病,是因为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治疗主要以对症和休息,多饮水,使用解热镇痛药物,应用抗生素治疗继发性细菌感染,使用“表里双解”、“散寒清热”等中药也有一定疗效。另一原因是流感病毒容易发生抗原变异,这给流感疫苗的研制和应用造成了极大的困难。目前,我国和世界各地都建立了流感监测中心,密切注视流行趋势,并在不断地改进和研制预防疫苗,以便及时发现和阻断流行。

    流感疫苗应首先用于某些慢性心肺疾病、慢性肾病、糖尿病、癌症或用激素治疗而导致的免疫功能低下者,以及生活在流感高发区的超过75岁的老人。再有就是所有希望免除流感折磨的人。

    由于疫苗是在鸡胚中培养、纯化灭活制成,不是血源制品,所以应用流感疫苗十分安全,仅有极少数人可能出现注射部位疼痛、轻度发热或肌肉酸痛,但几天后便自然消失。正在发热的病人应推迟接种,孕妇通常不建议接种,对鸡蛋过敏者不可接种。新疫苗每年只注射一次,10-15天即可产生抗体,一年之内不会患流感。

    所以加拿大安略癌症治疗中心主任医官史克巴斯表示,根据历史经验,每当世界性流感爆发时,鸡及家禽均是此种感冒的传染媒介,因此鸡生的蛋便是感冒疫苗的最好原料。一国家若能确保随时都有大量的鸡存在,那么不管什么时候,发生什么样的流行性感冒都不必惊慌,因为感冒疫苗很快便能制出。

    目前用于治疗感冒的各种药物(本文主要介绍各种复方西药)尽管成分、药名不同,但基本上是针对感冒症状设计的,其成分大同小异,不外乎以下几大类:

    1、解热镇痛药物:扑热息痛、阿司匹林。

    2、减少毛细血管充血药物:伪麻黄碱、扑尔敏。

    3、止咳药:右美沙芬;

    4、防止甲型流感病毒进入细胞的药物:金刚烷胺。

    这些药物大都只是对症治疗之效,很少具有对因治疗作用。

    前些时候,美国和法国均宣布在预测和治疗流感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但是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对付流感只能倚重于预防。

更多中药材
  • 其实并不是这样,中医有一部经典《黄帝内经》,它所谈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什么意思?也就是说人体的五脏六腑有问题,有疾病,它都有可能引发咳嗽的症状,不单单是肺脏的问题才引起咳嗽。那么在临床的工作当中,我跟大家举一个例子,就是有很多患者......
  • 这位患者是一位老年女性,已经83岁高龄了。说起这位患者她真的是我的一位铁杆粉丝,因为在近两三年,她每年都要好几次来找到我进行口服中药来调理身体,现在她状态非常不错,每天都能够生活自理,活动,锻炼都非常的自如。当时这位老者来找到我的时候,表现......
  • 当时她就告诉我说,最近一段时间我只要一活动大劲儿了,我就是有的时候胃疼,疼一阵就过去了,有的时候表现出来牙疼,疼一阵也过去了。通常是前胸有一些疼痛的感觉,闷痛的感觉,上不来气儿,然后一会儿也过去了。这个地方疼的时候,家里就告诉我说,你这有可......
  • 他来找到我的时候,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重度的乏力,整个人特别没有精神头,我躺那儿或者是我坐那一会儿我就能睡着,什么事儿都不想干。再有就是消化系统的症状也是非常的典型,就是胃胀,有的时候会是胃疼,反酸,烧心,打饱嗝,感觉口干口苦,口里边有异味儿......
  • 我们中医概括为这种叫里急后重,然后,吃东西也不容易消化,总感觉容易打嗝,口里边总是有这种酸腐的气味。舌体胖大,边有齿痕,但是颜色是淡暗的,苔黄白而腻,脉沉缓无力。就是这样一位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这一段时间病情比较重,那么今天我通过这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