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适宜冬季进补的家常菜

    冬季是进补的好季节,但有一点要注意的是,进补并不是一定要吃多么好的东西,一些看起来很简单的菜肴,只要用的时候适当,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一拌:红辣油拌腐竹

    做法:取腐竹200克,红辣油10克,精盐、酱油、白糖各适量。先将腐竹放入盆中,倒入80oC热水浸泡几小时,发好取出切成片,放入开水锅中焯一下,捞出沥干水,放入盘中,再放酱油、精盐、味精、白糖及炸红的辣椒油拌食。

    特点:甜中带辣,健脾养胃,温中散寒。

    二炸:麻条山药

    做法:取鲜山药250克,熟芝麻粉30克,精制植物油、白糖各适量。先将山药洗净去皮,切成4厘米长的段,再改成1厘米宽的条,要求整齐。炒锅上中火,放油烧至五成热,下山药条炸透,倒入漏勺。炒锅留少许底油,将白糖下锅烧开,炒成液状能拔出丝时将山药下锅,颠翻挂勺糖汁,将芝麻粉撒上,装在抹油的盘中即得。

    特点:甜脆酥香,健脾固精。

    三炒:枸杞炒肉丝

    做法:取猪里脊肉250克,枸杞子100克,味精2克,盐3克,黄洒5克,鲜汤50克,湿淀粉10克,蛋清10克,精制植物油250克,胡椒粉2克,葱花、生姜末各适量。先将猪肉切成粗细均匀的丝,加黄酒、鸡蛋液、湿淀粉上浆,枸杞子用温水泡透,将以上调料调兑成汁芡。炒锅上火,凉油滑锅,放油烧至四成热,倒入肉丝滑熟,倒出沥油,锅留底油,下葱花、生姜末炒香,倒入肉丝及枸杞子,加入芡汁炒,起锅装盘即成。

    特点:滋肝明目,益肾助阳,补虚养血,延年益寿。

    四烧:松子猴头

    做法:取鲜猴头菇250克,松子仁50克,鸡蛋清1,青椒25克,红椒15克,精制植物油250克,精盐、味精、黄酒、鲜汤、干淀粉、湿淀粉各适量。先将猴头菇剪去根,洗净,入沸水锅中焯透取出,放入冷水中过凉,捞出沥干水,切成粗粒,放入碗内,加鸡蛋清、干淀粉抓匀。青椒、红椒粒煸炒片刻,倒入松子仁、猴头菇粒,放油烧热,加精盐、味精、黄酒烧沸,用湿淀粉勾芡即成。

    特点:滋阴润肠、养胃温中的上品。

    五炖:鹿鞭炖鸡

    做法:取鹿鞭100克,母鸡1只,桂圆15克,枸杞子15克,杜仲15克,巴戟天15克,肉苁蓉25克,熟地25克,陈皮5克,黄酒50克,生姜片5片,精盐适量。先将鹿鞭顺其长度剖开,将尿道层用刀片掉,再用沸水烫去表皮,然后再去掉一层白皮,洗净切成段。母鸡宰杀去毛及内脏,洗净。桂圆、枸杞子、杜仲、巴戟天、肉苁蓉、熟地、陈皮一同装入纱布袋、扎紧袋口。将鹿鞭、鸡肉与药袋一同放入砂锅中,加清水适量,用旺火烧开后转用小火炖至鹿鞭、鸡肉熟烂、加入精盐调味即成。

    特点:补肾益精,壮阳助性的绝佳饮食。

更多中药材
  •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载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寒之而热者”,指用苦寒泄热法治热证,病不愈反见热者,是指肾阴(真阴)不足之虚热,而非有余之实热;“取之阴”即治宜滋其肾阴(肾之真水......
  • 杜昕 河北省中医院 袁红霞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黄文政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50年,尤擅长内科杂病。今总结其治疗一夜间烦热案如下。患者于某,年逾花甲。夜间烦热,不能成寐2月余。因丈夫新丧,昼夜悲闷,心......
  •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瞑眩,语出《尚书·说命》,曰“药不瞑眩,厥疾弗瘳”。瞑眩反应即疾病貌似加重的好转反应。瞑眩是一种疾病治疗或者自愈过程中的动象。动者属阳,相对于静止不动、处于相持状态的人体疾病状态来说,这是由阴转阳的佳兆。对于......
  • 疱疹性口炎是以口腔内出现单个或成簇小疱疹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口腔炎症。多见于1~3岁小儿,尤其在得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后易感染该病,在卫生条件差的家庭和托儿所中易传播,无明显的季节性。本病中医学称之为“口疮”。病损仅在口唇两侧者,称“燕口疮......
  • 项仁海 黑龙江省绥滨县人民医院便秘是临床常见病,时医常以泻下剂治疗,其中不乏无效者。笔者侍诊冯世纶教授,见用大黄剂甚少,而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与当归芍药散合方甚多,临床疗效显著。崔某,女,49岁。2011年5月19日初诊。便秘25年余,前医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