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冬季糖尿病患者应当心

    糖尿病的发生与季节的关系非常密切。在一般情况下,冬季的血糖要比春秋两季高,而夏季是一年中血糖最低的季节。因此,糖尿病最容易在冬季复发或加重,应特别注意保健才行。

    寒冷对糖尿病会有不少影响,应注意防范。寒冷会刺激交感神经,使之兴奋,使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易使血糖升高、血小板聚集而形成血栓,使血压升高,激发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冠心病症状加重,诱发心绞痛等。心脑血管病发生率和由此导致的死亡率将大大增加。一般来说,人体对气温下降有一适应过程,气温逐渐下降,人体的反应并不强烈,而且能逐渐适应种寒冷的环境。如骤然变冷,日平均气温比前一天下降7℃或以上,最高气温又在5℃以下,人们往往不能适应这种天气变化。如每年“寒流”袭来时,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便会发生不良生理反应,如血糖、血压升高,从而出现心肌梗死、脑梗塞和脑出血发病率明显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注意御寒,随时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服,注意保暖。平时要通过积极的锻炼,提高机体抗寒和抗病能力。

    天寒地冻,人们的食欲大增,再加上各色美食引人垂涎。面对色香味俱全的饭菜,糖尿病患者在此情况下,往往难以控制食量,致使进食过量。偶尔为之,病情不会有太大的波动。长此以往,就会使病情加重。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须牢记控制饮食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无论属何种类型的糖尿病及病情轻重,有无并发症,均应严格执行和长期坚持饮食疗法。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不足,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适当控制饮食可减轻胰岛β细胞负担,因此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措施之一。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体重及并发症等情况制定饮食方案,尽量做到合理分配膳食种类和数量,才能有利于糖尿病的病情控制。即使面对美味佳肴,也绝不能尽情包餐,而必须控制有度。

    另外,糖尿病患者在冬季还应特别注意保护脚。即要注意保暖,不能冻伤;睡前用40℃左右的温水泡脚,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注意修剪趾甲,避免甲沟损伤而引起坏疽;选择鞋子应软硬适度,避免过紧、过硬,还应穿防滑性较好的鞋子,以防摔跤。

更多中药材
  • 我在临床上,经常遇见一些病人成天认为自己的身体有病,从心脏到血管到骨骼到大脑,到五脏六腑,特别怀疑自己得怪病、重病。通通检查一遍,也查不出什么大毛病来,但是还是不肯善罢甘休,继续换医生,换医院,做更多的检查。这个疑心病,其实不是身体生病了,......
  • 我不建议大家过度节食减肥,或者单一的饮食减肥,黄帝内经里面说:“平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水谷精气津液皆尽故也”,也就是说一个普通人啊,七天不吃不喝,身体呢就会因为气血耗竭而终结,所以呢,合理的健康饮食是很重要的。......
  • 晒太阳晒背。背部呢有督脉,督脉是“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气,反应脑,髓,肾的功能。晒太阳可以振奋督脉经络,帮助我们温通气血,对身体养生很有帮助。......
  • 《医学新语》记载啊,中医治病八大原则,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可见啊汗法非常重要,很多疾病都需要发汗,我们常见的风寒感冒就是往往汗出了热就退。汗法还有消肿透疹,去风湿等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啊发汗呢,以汗出邪去为目的,过汗则伤津耗气,所......
  • 《三因极》讲,人得病有一个常见的病因是七情致病,喜、怒、忧、思、悲、恐、惊,喜则气缓,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怒则气逆,恐则气下。情绪对人的健康影响是很大的,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心情不好的时候啊,消化功能异常,要么呢喜欢暴饮暴食,要么呢不想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