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预防中风,减少危险因素

    我们俗称的中风,指的就是突发性的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不仅是人类健康十大死因之一,同时它所导致的后遗症,是对病人及其家属造成肉体及精神上的折磨。

    大部分人从自已周遭的亲友及各种媒体中,都已经知道中风的可怕,所以对于“预防中风”也愈来愈注重。可惜的是,仍有许多人不懂得如何去减少中风的危险因子,或是明明知道却不能身体力行。

    造成中风的病因,就是脑部的组织得不到足够的血液灌流而导致机能受损或坏死。持续的血液供应对脑组织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血液供应只要中断数分钟,脑部组织就会坏死。我们常会遇到病患的家属希望能把血管打通,使脑组织活过来,但是只要那几分钟的血流中断,脑组织就已走上不归路了。我们处理中风的目的就是要减少灾情的扩大,使那些濒死的细胞活过来,让坏死的细胞到最少的程度。也就是说“预防重于治疗”的观念用在中风上是最恰当不过了。

    会造成血液灌流中断的原因,简单的说有下列几种,第一就是供应脑部血流的血管产生狭窄、阻塞,特别是颈动脉及其分枝的血管。第二就是从心脏或颈动脉腔壁上掉落下来的血栓或动脉硬化剥落的碎片,塞住了血管。第三就是脑部血管的破裂。

    中风不是全然没有前兆的,有些人会经历一次或数次因为灌流不足而引起的短暂症状,例如半边肢体或脸部的麻木或无力,突然间单眼视力的恶化、突然间听不懂人家说的话、突然间的晕眩或站不稳等。这些症状通常持数秒至三十分钟,我们称之为“短暂缺血性发作”,英文简称为“TIA”。如果出现这些现象,那么得到中风的机率便大增,这时就要找神经科医师了。

    此外,我们更努力于控制中风的危险因子。虽然有一些家族的遗传因素或年岁的增大是我们无法控制的,但是以下几点则是预防中风要特别注意的:

    1.高血压的控制:约百分之四十的中风是因高血压引起的,太高的血压会引起脑血管的破裂,而高血压本身就会使脑血管较脆弱,较易形成动脉硬化的硬块而使血管狭窄。我们可用运动、减肥及药物的控制使我们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2.戒烟:吸烟会加速动脉硬化,使血管收缩并降低血液携氧的能力。

    3.降低血中胆固醇的浓度:高胆固醇会加速动脉壁上硬块的产生,我们的目标是要降低 LDL 胆固醇而提高 HDL 胆固醇;采取低脂饮食、运动是第一步,如果效果不理想则必须使用降血脂药物。

    4.心脏病的控制:例如先前有心肌梗塞、心衰竭、风湿性心脏病、装有人工瓣膜、及心律不整的病人,都会增加中风的机率,所以必须选择适当的药物来控制。

    5.糖尿病的控制:糖尿病本身就会产生血管的病变并加速动脉硬化,控制糖尿病不仅是为了预防中风,也可预防许多糖尿病的后遗症。

    6.不要轻忽前兆:如果有缺血性发作的出现,或是你无法确定是不是,都请您找医师。医师会根据您的症状及神经学检查,来决定如何处理。例如安排颈部血管的超音波检查,来看看颈部血管狭窄的程度,并决定是否要实行颈动脉内层刮除术;或是以药物﹝例如阿司匹林﹞来作预防。

更多中药材
  • 今天跟大家讲一个临床也比较常见的一个案例吧,也是我们在消化科比较常见的一个症状,这个病人呢,来看病的时候,这是一个63岁的一个男性,他来找我看病的时候,他说他主要症状就是夜尿多,之所以到我们消化科来呢,就是他除了夜尿多之外,这个腹胀症状还要......
  • 这个患者是男性, 50多岁,他来以后啊,就说医生,我这个胃啊非常难受,从他表情上也看得出是比较痛苦的,首先是他面色红,那么问诊他呢?也就是说胃疼,胃胀,就感觉胃里像有火一样,火烧火燎的,甚至胸部后啊也有这个烧灼感,看他的舌象啊,也能看出来口......
  • 大家好,我是中医马医生,在脾胃病,可我们常常说一句话就是脾胃不好百病生,今天呢,我就通过这三个方子,中医三个经典的方子跟大家来讲一讲,强调一下这个脾胃这个后天之本的,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需要注意的,怎么去保养,建议大家点赞收藏,以免市民太多找......
  • 人饿的原因啊,是因为我们血液里面的血糖浓度减少,进而人体的体内的一些正常的生理反应,那么人就会感到饥饿,正常的情况下,人应该补充食物,如果这个时候不及时补充食物,人就会感到越来越饿,就好比车没油了,我们需要去加油才能开车,同样道理,胃里没有......
  • 这是一个46岁的女性患者,她来的时候啊,主要症状就是这个,偏瘦,身体还特别困窘,每天觉得昏昏沉沉的,然后自己感觉呢,身体就是特别发凉,然后乏力,还容易紧张啊,入睡难,多梦,头昏昏蒙蒙的啊。眼睛他自己感觉是有点肿,但是不是明显浮肿那一类。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