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冬季常见的儿童口角炎

    每到冬季,常可以看到有些孩子口角糜烂,疼痛不已,甚至不能大声说话,就是患口角炎。

    口角炎又叫口角疮,主要是由体内核黄素(维生素B2)缺乏所引起。核黄素存在于蛋类、豆类、花生及新鲜蔬菜之中。严冬时节,新鲜蔬菜较少,人们摄入的核黄素也因之不足,再加上有些孩子偏食、挑食,就容易引起核黄素的不足。还有一些孩子,长时间患慢性腹泻,胃肠功能紊乱,食欲较差,使机体对核黄素的吸收和转化受到影响。从而引起核黄素缺乏症。另一方面,冬季气温低,气候干燥,口唇容易发干发燥,小孩喜欢用舌头去舔,而唾液碰到干燥的空气,很快挥发,口唇又干裂,再舔再干,形成恶性循环,口腔里的细菌经舌而进入口角,这也是形成本病的一因素。

    口角炎的症状是:初期口角周围发红发痒,继则出现疱疹、裂缝、糜烂,裂缝向外侧延伸可达1厘米,多见于一侧,或两侧均有,但以一侧较重。裂缝表皮剥脱而形成溃疡,开口说话和吃饭即感疼痛。持续1~2周甚至更长时间后,口角的疮表面结痂(由于口角经常运动,往往反复结痂)脱落。

    孩子患口角炎后,家长不能错误地认为这是小毛病而掉以轻心,应该认识到口角发炎是机体核黄素不足所引起的病症,核黄素缺乏还可引起舌炎、唇炎等病症,并且常常表明机体还合并其它维生素及营养物质的缺乏,如果拖延时间,将会有碍小儿的生长发育,引起不良后果。

    对于孩子的口角炎,可给予核黄素治疗,每次5~10毫克,每日3次。也可配合服用维生素C,坚持服用1~2周,即可痊愈。口角局部可用油脂或防裂油涂抹,以防治开裂。应告诫孩子不要用舌头去舔。如果口角溃烂,可再局部涂些紫药水,使局部结痂。如伴有细菌感染,口角疮面扩大,溃疡旷日持久,甚至有脓性分泌物流出,可配合服用抗生素。

    口角炎病因明确,家长可有针对性地做好预防工作。平时要纠正孩子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多给孩子吃些新鲜蔬菜、瓜果,适量吃些乳制品、豆制品、动物肝、瘦肉、花生等富含核黄素的食物,主食要粗细搭配。对于患有胃肠道疾病及平时食物不佳的孩子,要请医生诊治。

更多中药材
  • 前列腺钙化呢,是前列腺炎性分泌物以及上皮细胞等凝结聚集于线管,长期以后形成了一种微小的钙化病灶,通过B超检查能够发现,那么这种病很常见,它是一种良性的病变,很多时候并不伴有症状,所以说也不需要专门的治疗。生活当中尽量的去饮食清淡,减少食盐肉......
  • 因为便秘不仅仅有实秘,还有虚秘,特别是慢性顽固性的便秘,很多是气虚阴虚导致的,气虚会出现肠道动力缺乏,气机不畅,而无力将糟粕邪实排除,因为阴虚会出现津液不足,肠道失去濡润,所以说便秘反复难愈,那么气阴两虚是他的根本,泻下药只是暂时缓解了表面......
  • 首先过敏性鼻炎,中医病名为鼻鼽,以流清水样鼻涕,打喷嚏,鼻痒和鼻塞为主要症状。中成药可以使用(鼻渊通窍颗粒),是由苍耳子,辛夷,麻黄,白芷,薄荷还有黄芩,野菊花等这些药物组成,那么不同于抗生素和激素,那么中成药不容易产生耐药性和激素依赖,那......
  • 中医认为百病生于气,而人体的五脏中,脾性湿为太阴,阴气最盛则脾气充盛,体内湿气也会正常的运行,不会出现湿气停滞在体内的情况。一旦出现脾气亏虚,湿气无法运化停滞体内便会形成内湿,聚为湿病。长此以往呢,患者体内的湿血开始泛滥,又因为脾虚无法运,......
  • 第一种药材:(绵茵陈)它具有清湿退热作用,用于三焦的湿热。第二种药材:(苍竹)这味药材也是祛湿的良药,它还有一定的健脾的作用,脾是运化湿气的,脾的功能强建了,湿气运化的多了,就不会有大量的湿气淤积在身体,适用于湿气比较重引发的舌苔白腻,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