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妥善调心度秋冬

    气候对人类心理、生理及社会各方面都有影响。深秋季节,花木凋零、草枯叶落,常常会使一些人(特别是老人)心中产生凄凉、苦闷、垂暮之感,并诱发消极情绪。进入冬季,又是忧郁症的好发季节。冬季忧郁症是由于寒冷使机体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处于抑制状态,体内调节物质代谢的环磷酸腺苷、环磷酸乌苷的含量减少,造成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紊乱,于是忧郁症容易发生。

    由于秋冬气候对人体心理生理的影响甚大,故需充分注意,及时预防。以下介绍几种心理调适措施:

    一、加强体育锻炼。运动项目宜选择跑步、快走、太极拳、球类等,还可选择“内养功”锻炼,如内气功、意守功等,有良好的安神定志作用。双休日登高远眺,饱览自然美景,能使你有心旷神怡之感,忧郁、惆怅可顿然消失。

    二、注意营养平衡。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缺乏既影响人体搞寒能力,又影响人的大脑功能和情绪。所以,在秋冬季节要多吃富含维生素B1、B2的豆类、乳类、花生和动物内脏等。变可酌情食用绿茶、咖啡、香蕉、巧克力等富含苯乙胺和咖啡因的饮食,以兴奋神经系统。

    三、延长光照时间。冬季光照时间较短,可致大脑松果体的褪黑素分泌增多,影响人的情绪,而光照可抑制褪黑素分泌。因此冬季白天不要挂窗帘,晚上加大室内灯光照明度。

    四、学会放松精神。躺卧在一张舒适的椅了上,幻想自己置身于令人心旷神怡的地方,让思绪宁静下来。当忧虑来时,做慢呼吸运动,每次做10-15分钟,会使精神得到放松。

    五、不沉溺于忧虑。当情绪低沉时,不妨试做其他事情来分散注意力。或者找朋友谈心聊天,尽量与人多接触。如果忧虑已成为习惯,可以尝试每天只限制自己忧虑半小时,定在某时间与地点,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不需做任何事情,好好静思一会儿。样把忧虑对生活的干扰与破坏尽量减弱。

更多中药材
  • 身体湿气重,常用的健脾祛湿六味药分享给大家。1.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除胀和胃的功效。2.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化痰、宁心安神的功效。3.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功效。4.苍术:具有健脾燥湿、祛风散寒的功效。5.厚朴:具有温......
  • 很多人质疑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其实中医治疗糖尿病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大家常说的三多一少症状,其实在很多中医古籍中都已经有记载。糖尿病的中医病机呢,主要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早期的表现呢,主要是以肝肾阴虚为主,到了糖尿病肾病的阶段,常常会......
  • 嗓子疼在生活中很常见,很多人嗓子一疼就以为是发炎了,其实原因有很多种,需要辩证对待。比如嗓子疼常见的表现一般是咽喉肿痛,有异物感,这种症状中医称之为风热喉痹,西医叫急性咽炎,主要是风热邪毒导致。还有一种除咽部疼痛以外,伴有扁桃体红肿,或者是......
  • 【外台秘要】中提到,凡人年30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 眼暗,意思就是说,30岁以上的人,阳气逐渐衰弱,灸三里可以补气壮阳,不然会出现气短,两眼昏花等衰老现象。足三里的位置呢,在外膝眼下三寸,胫骨旁开一横指,是人体当中非常重要的养生保健血......
  • 中医看病说三个小指头,一个小枕头,再看一个小舌头,病就看出来了。这三个小指头说把脉,左手这三个指头是心、肝、肾、右手三个指头是肺、脾、命。一把脉基本上内脏的问题就出来了,因为我们看病是望、闻、问、切,这个切就是切脉,又叫把脉。电影里面说,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