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提示:新生小宝宝怕冷又怕热

    寒冬腊月出生的小宝宝,离开母体来到人间这个新环境中,对外界气温的变化是极为敏感的。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宝宝的安危,应引起年轻父母的高度重视!

    1.要命的新生儿皮脂硬化症:新生儿身体稚嫩,神经系统功能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较差。因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下脂肪层较薄,特别是早产儿体内棕色脂肪含量少,产热储备力不足,加上新生儿的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成人低,容易发生凝固。如护理不当,受到长时间的寒冷刺激,体内热量就会大量散失。当体温降到35℃以下时,皮下脂肪组织就会发生凝固,皮肤变硬。这时患儿全身冰冷、体温不升、表情淡漠、嗜睡,小腿和大腿外侧、臀部、下腹部、胸背部、面颊部及上肢的皮肤发硬、光滑、冰冷,呈暗黄色或青紫色。用手触摸患儿皮肤,有年糕团样或硬橡皮样感觉。如果用手指按压皮肤有凹陷者,说明有水肿,则为“新生儿硬肿症”;不出现凹陷者为“新生儿皮脂硬化症”。这种病对新生儿威胁极大,死亡率达35%至50%,多数患儿可因并发肺炎、败血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或肺出血等病而夭折。对此预防的关键是防寒保暖,室内温度一般应保持在25℃以上,早产儿则不应低于30℃。此外,衣着要包裹好,还要注意喂养,补充热量及水分,增强孩子的抗寒能力。

    2.凶险的蒙被过暖引起窒息综合征:数九寒天,有人怕冻坏小宝宝,除了穿上新做的棉衣外,还用棉被盖得严严实实,身子底下铺上电热毯,再加热水袋保暖。殊不知,暖上加暖,极易引发新生儿蒙被过暖窒息综合征,使宝宝大汗淋漓,全身皮肤发烫,体温高达40℃以上,面色苍白或青紫,神志不清,两眼发直,四肢僵硬,反应迟钝或昏迷,病情严重的患儿常因继发内脏出血或颅内出血而死亡。蒙被过暖窒息综合征何以这样凶险呢?这是因为婴儿的代谢旺盛,能量需求相对比成人高,需要的水量比成人大,但对缺水缺氧的耐受性却比成人差。孩子和妈妈睡在一起,头部也常被蒙在被窝里边。当被窝内温度过高时,身体散热困难,为了调节体温,就以大量出汗来散热,严重者造成脱水,甚至循环衰竭,危及到各脏器的功能。此外,被窝里极易引起缺氧,时间久了,脑子因缺氧会迅速发生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可引起抽搐,又加重了氧的消耗,造成恶性循环。脑细胞脱水加上缺氧,引起脑组织变性坏死、颅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或硬膜下腔积液等一系列病变,还会引起肺栓塞、消化道出血、肝坏死等。侥幸存活的患儿,因脑组织损害严重,会留下智力低下、运动障碍、聋哑、呆傻、癫痫、瘫痪等后遗症。一旦发现宝宝发生窒息综合征后,应急送医院抢救治疗。预防办法是,莫让宝宝过暖,更不可蒙在被窝里睡觉。

    在寒冷季节里,年轻父母一定要学会科学育儿,冷暖适宜,让宝宝安全地度过冬天。

更多中药材
  •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聊一个症状吧,就是白天越累,晚上越睡不着。中医对于这个症状观察是比较细的,对于一个症状,比方说睡不着这个事儿,我们会观察到白天是不是特别疲劳,睡不着是不能入睡还是容易醒?这个白天越累,晚上睡不着,这样的患者,我们中医就认为......
  • 对这个胃病啊,胃靡烂这块儿,可能很多人都比较敏感,,先想一下,这个胃都烂了,这胃得多严重啊,前两天看一个病例啊,44岁的女性,什么毛病呢?主要就是这个打嗝啊,反酸啊,一共三年之久。她打嗝的声音啊,特别响亮,然后还有这个左侧腹部的一个疼痛,做......
  • 这个时候我就跟大家聊一下这个萎缩性胃炎呢,要注意的一些东西啊。萎缩性胃炎呢,实际上跟大家说应该叫做一种退行病变,就像我们看到我们的脸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呢,表面的皮肤会改变,我们的胃黏膜呢,跟这个皮肤是一样的啊,它也会有一个改变,就会变得变薄,......
  • 便秘呢,看似简单,治疗起来是比较疑难的,比方说有一些患者,他是习惯性便秘,用药一段时间缓解了,但是过段时间又会发作,患者就没有这个耐心啊去调理自己这个便秘了。中医对便秘啊,它是有分型论治的,跟患者的身体。不同状态啊,每一个患者有自己的体质特......
  • 有时候我看一看大家的留言呢,有的这这样一个患者,说是他是33岁,一个男性,这个脑力工作者平时就是坐在办公室,但是他有一个特点,就问我算不算病。就是经常性的这个手脚心发热,他工作压力比较大,整天有些心烦意乱,还没有精气神儿,所以就这个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