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立秋后腹泻爱缠上宝宝

    入秋后,是小儿尤其是婴幼儿(6个月至2岁)腹泻发病率升高的时期,因此,年轻的父母要帮宝宝做好预防腹泻的工作。

    秋季腹泻的诱发因素

    小儿拉肚子,是消化道综合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夏秋季节为多见。夏季(3—8月份)的腹泻以细菌性消化道内感染造成的肠炎、痢疾为多见;而秋季(8—12月份)以病毒性消化道感染造成的肠炎多见,也就是秋季腹泻。

    发生腹泻的内因,是因为婴幼儿胃肠道发育不够成熟,酶的活性较差,但营养需要相对较高,肠道负担重。同时婴儿的精神系统及内脏器官均未成熟,调节机能较差,免疫功能也不够成熟,因而婴幼儿易患肠炎。

    秋季腹泻的外因,主要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多发生在8—12月份的4个月。

    宝宝腹泻不必过度惊慌

    宝宝倘若发生了腹泻,首先应该在不影响营养的情况下,在医生的指导下,让孩子的消化道尽量休息。人乳喂养的婴儿应当减少每次哺乳时间;人工喂养的婴儿可以用浓米汤加牛奶喂食,以保证婴幼儿的热量和营养的补充。秋季腹泻如果使用西药抗生素治疗无效,可以选择中药治疗。

    在给孩子治疗时,家长还要精心地护理好孩子。对于婴幼儿,在拉肚子的初期要记录好大便次数、大便量和每天喂食的量,随时向医生反映。要保持口腔和皮肤清洁,及时换尿布。每次大便后用温水冲洗臀部,防止尿布疹及继发感染。婴儿四肢发凉时,可以用热水袋保暖,但要防止烫伤。注意居室空气流通,患有呼吸道感染的病人不要接触病儿,防止交叉感染。恢复期要重视营养,饮食中要逐渐增加易消化的食物。

    注重生活细节

    年轻的父母预防婴儿秋季腹泻的发生,要做好以下几点:

    1.鼓励母乳喂养,尤以生后数月和生后第一个夏秋季节最为重要,应避免夏秋季断奶;

    2.人工喂养时要注意饮食卫生,每次喂食前用开水洗烫食具,最好每日煮沸一次;

    3.母乳和人工喂养都应该按时添加辅食,切忌几种辅食同时添加;

    4.食欲不振或在发热初期,应减少奶及其他食物,要多喝些水;

    5.夏秋季节,避免过食或食用富含脂肪的食物,注意居室通风;

    6.患营养不良、佝偻病和肠道外感染时,应及时治疗,防止腹泻的发生;

    7.感染性腹泻(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传染性很强,必须注意隔离。

更多中药材
  • 那么中医,通常把这类疾病归结为胸痹心痛,或者是心悸怔忡等等。它主要的疼痛方式,通常我们所说的心胸痹痛,通俗来讲叫心绞痛,或者是闷痛,刺痛,烧灼样疼痛,或者是刀割样疼痛。那么以绞痛和刺痛为多见。通常诱因都是因为劳累,比如说老年人早晨起来去早市......
  • 首先,就是失眠多梦,为什么会引起失眠多梦呢?是因为肝火扰动心神,中医讲,肝属木,心属火,肝火旺盛的时候,木能生火,就会使心火亢盛,心神就被扰动,就会引起心神不安,从而出现失眠多梦,那同样,肝火也会犯胃,出现脘腹胀痛,肝属木,胃属土,木能克土......
  • 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卒中,它是一种危害性比较强的脑血管疾病,轻则,手脚活动不利,重则,言语不利,半身不遂,甚至危及生命。那么清晨发作脑梗的机制,主要有两点,我今天给大家详细讲一讲。第一,就是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它是跟血压的波动有关系,那血液运......
  • 高血压病人除了日常规律服用降压药之外,早晨最不应该做的就是这三件事儿,第一就是起床过猛,或者这个早晨起来还没有服药的情况下。就开始锻炼身体,剧烈运动,这样,对血压会有一个很大的影响,会使血压迅速升高,严重的,会导致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因为我们......
  • 咱们首先说脾虚,脾虚它主要的症状是乏力,气短,中医讲,脾主气,脾主要运化气血,脾虚的时候,当然了气不足,气不足就会乏力,气短,没有劲,胸闷。脾虚,脾胃是相等的,那脾虚的时候食欲不振,没有胃口,不想吃饭,吃完了之后,也觉得不消化,然后,会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