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养生灸法(一)

    灸法,是祖国医学中的治疗方法,不仅用于治病,能应用于养生。中国医药报特请陈刚华医生撰写系列文章,教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用灸法来养生保健。

    ——编者

    灸法是伴随着火的使用而逐渐形成的。我们的祖先在使用火的过程中,发现躯体的某些病痛,受到火的熏烤或灼烧后有所缓解,在得到样的启示后逐渐发明了灸法。

    文献中最早涉及用灸治病的记载见于《左传》,公元581年,晋景公请秦国的医缓为自己治病,医缓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治焉。”这里的“攻”,就是指艾灸。

    灸法有着显著的防病治病效果。宋代有位非常有名的擅长用灸法治疗危重病的御医,叫窦材,在他的专著《扁鹊心书》里说到:“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又说:“人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可见灸功之巨。

    灸法功用很多,归纳起来有散风寒、通经络、扶阳气、固气脱、消瘀块、散结滞、防病保健等。临床上,内外妇儿诸科都可用到灸法。灸法既适合于危重病、急性病时的急救,更适用于慢性病的调理。灸法价廉且方便,非常适合人在家自疗保健。灸法的实施甚至不需要很专业的医学修养——拿着艾条点燃,对着某个穴位熏烤,暖融融、热乎乎的,既治病又强身,只要有些耐心即可。

    灸法用的主要材料是艾叶。艾叶有股特殊的清香味。在江南的很多地方,端午节时,人们喜用此物挂在大门口,或放在家里的角落里,名之曰“辟邪”,因为艾叶发出的清香味能起到清新空气、驱除某些害虫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也发现,艾叶油对多种过敏性哮喘有对抗作用,表现出明显的平喘、镇咳、祛痰作用。对多种细菌、真菌、病毒具有抑制作用。中医认为此物药性属辛苦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主要的功效是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可用于各种虚寒性出血症,月经不调,还能保胎。《本草纲目》记载:“艾叶,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合;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

    灸法用的艾条和艾绒都有成品卖。艾绒以带金黄色、柔软如茸、无细梗等杂质为好。艾条分清艾条和药艾条,一般买清艾条就可以了,捏上去要结实。艾条、艾绒要经常晒太阳,保存得越久越好。

    灸治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就是温和灸,操作方法如下:

    将艾卷的一端点燃,对准施灸部位,不直接接触皮肤,随时调整艾条与皮肤的距离,以控制温度,一般以自感舒适为度。艾灸的时间也是根据自己的舒适度而定,一般选取好穴位后,当耐心地灸至皮下肉里仿佛有物流动的感觉。每次施灸的穴位不必多,一到二个就可以了。灸完后,艾条务必彻底熄灭,避免复燃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文/陈刚华

更多中药材
  • 这是一位中年的男性患者,困扰他的问题是顽固性的口腔溃疡很多年了,也应用了很多药物治疗,效果都不是很好,反反覆覆,平时,口腔里面经常会多处溃疡同时发作,剧烈的疼痛影响到了他的生活,而且最主要。对他进食,也造成了很大的一个影响,其他的,没有什么......
  • 这位患者,是一位老年女性,她来找到我的时候,她直接跟我讲说杨老师,我患有的是这种临床的疑难杂症,疑难怪病。她说我的临床表现,就是你看现在天气,已经开始炎热起来了,但是,我感觉全身特别的怕冷,尤其是腹部,腰背部怕冷的特别严重,像这个天,我都得......
  • 前一段时间接诊的一位溃疡性结肠炎的男性患者,他来找到我的时候,刚好是这种溃疡性结肠炎,病情比较严重的一个时期,表现为腹部的疼痛。腹痛之后就着急去厕所解大便,大便质地溏薄、质地粘腻,总感觉有一种排不净的感觉,排完之后,还想去厕所,我们中医概括......
  • 这位是一位中年女性患者,她来找到我的时候,拿着报告单,我看她是hpv 16这种高危型的人乳头瘤状病毒感染,再有,她还同时伴有这种乙肝的小三阳,也就是乙型肝炎病毒的一个感染。那么他表现出来的症状,有的时候就是感觉食欲不振,斜肋部隐隐作痛,但不......
  • 首页 中医古籍 中医书籍 中药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