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脑出血

    【概述】

    系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最常见原因为高血压 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同时并存,少见原因有:先天性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血液病、抗凝或溶栓治疗、脑动脉炎等。

    【诊断】

    一、病史及症状:

    多数有高血压病史,中老年人多见,寒冷季节发病较多。大多在活动状态时起病,突发剧烈头痛伴呕吐,多有意识障碍,发病时血压较高,神经系统局灶症候与出血的部位和出血量有关。病史询问应注意对上述病史的了解。

    二、体检发现:

    1.有程度不同的意识障碍,早期多血压显著升高,重症者脉洪缓慢,呼吸深缓,常伴中枢性高热,病情恶化时呈现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瞳孔形状不规则、双侧缩小或散大、双侧大小不等,光反应迟钝或消失。脑膜刺激征阳性。眼底可见视网膜动脉硬化和视网膜出血,偶有视乳头水肿。可有上消化道出血,心律不齐、肺水肿等。

    2.局限性定位体征:

    ①壳核型出血主要有三偏征(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双眼同向凝视,左侧半球可有失语;

    ②丘脑型可有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双眼垂直性注视麻痹和会聚不能,瞳孔缩小;

    ③脑叶型意识障碍轻,抽搐发作和脑膜刺激征多较明显,局灶体征因受损脑叶不同而异;

    ④桥脑型昏迷深瞳孔小、高热、呈去大脑性强直或四肢瘫(重型者),轻型者有交叉性麻痹和感觉障碍、眼球运动障碍(眼外肌麻痹、同向凝视麻痹、核间性眼肌麻痹);

    ⑤小脑型为眩晕、眼球震颤、共济失调(轻型),重型者昏迷,四肢松软等;

    ⑥脑室型者针尖样瞳孔、昏迷深、高热和去大脑性强直。

    三、辅助检查:

    1.颅脑CT可显示出血部位、范围、出血量,血液是否进入脑室系统,出血周围水肿及中线移位情况;

    2.腰穿检查:脑脊液压力高,均匀血性脑脊液;

    3.急性期可出现 一过性的周围血白细胞增高,血糖及血尿素氮增高,轻度蛋白尿和糖尿。

    4.心电图可出现高血压心脏病相应异常改变。

    四、鉴别:

    有意识障碍者,应与可引起昏迷的全身疾病鉴别;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者,应与其他颅内占位病变、脑膜脑炎、闭合性脑外伤鉴别;还应与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脑血管病鉴别。

    【治疗措施】

    一、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不必要搬动,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

    二、吸氧及头部局部物理降温,可选择应用20%甘露醇、速尿、甘油及地塞米松等,降低颅内压。

    三、经用降颅压药物后血压仍较高者,可用利血平0.5-1mg肌注或心痛定10mg舌下含化。

    四、有凝血机制障碍者可用6-氨基已酸4-6g或抗血纤溶芳酸100-200mg静滴,2次/d。

    五、先禁食1-2天,禁食期间每天补液2000ml左右(葡萄糖盐水500ml,葡萄糖液1000-1500ml,钾4g);2-3天后鼻饲牛奶,少量多次,逐渐加量。

    六、防治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者适当选用止血剂,立止血10μ1次/d,也可用冰盐水100ml加正肾上腺素8mg鼻饲,甲氰咪呱200mg静推,3-4次/d或洛赛克针40mg静推1-2次/d;预防肺炎、皮肤褥疮等。其他治疗:定位明确者,可经颅骨钻孔行脑内血肿穿刺抽吸术(壳核出血),行侧脑室前角穿刺引流术(丘脑型破入脑室者、小脑出血);壳核型、脑叶型、小脑型,可在脑疝前期或早期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急性期可用辅酶Q10、脑复新、脑活素等脑细胞活化剂。

    七、恢复期可配合中药和针刺疗法,加强肢体功能锻炼,语言训练,控制血压治疗。

更多中药材
  • 有些病人他会反反复复迁延不愈,持续很长时间,甚至好几年。所以今天跟大家说一说这个病,西医通常会把它认为是维生素缺乏,但是很多患者我也问到了,就是补充了很多维生素,多种维生素B,族维C啊,都吃了很长时间,但是仍不见好转,病人才来寻求中医治疗。......
  • 女性进入更年期呢,由于基础水平的下降,从中医角度讲由于肾气,肾阴肾阳的水平的降低,会出现一系列症状。首先就是心烦易怒,这些患者会表现出来非常心烦,容易生气,一点小事儿啊就容易发火,看自己的老公,看自己孩子,越看越不顺眼,总想挑毛病。另外呢,......
  • 荨麻疹常见的症状主要就是风团和瘙痒,所说的风团是什么呢?是这个皮肤啊,成片的凸起,这个摸的时候会明显感到这个皮肤局部出现了凸起,甚至是很厚的一层,伴随着瘙痒哪儿痒,一挠出现成片的风团,非常痒,甚至痒的这个睡不着觉,痒的钻心。荨麻疹这个疾病,......
  • 这个肚子咕咕响,总排气多是怎么回事儿呢?有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肚子总咕噜响?为什么排气还多呢?其实不管是胃还是肠出现这种咕咕声呢,其实就是一种气过水声,或者是通过那种比较稀的食物或者分辨的时候产生的这个声音。中医认为呢,它主要是有两个原因,第......
  •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讲一讲心脏供血不足有哪些表现,心脏供血不足呢,是中老年患者常见的一种状态,它主要的表现呢是胸闷,胸疼,呈阵发性,通常会在劳累啊,情绪激动啊,寒冷啊之后诱发,那么中医呢,通常把这类疾病呢,归结为胸痹,心痛,或者是心悸,怔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