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SARS与肺结核的鉴别诊断

    一、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 (试行)

    1、流行病学史

    1.1与发病者有密切接触史,或属受传染的群体发病者之一,或有明确传染他人的证据;

    1.2发病前2周内曾到过或居住于报告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并出现继发感染疫情的区域。

    2、症状与体征

    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38℃,偶有畏寒;可伴有头痛、关节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腹泻;常无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可有咳嗽,多为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可有胸闷,严重者出现呼吸加速,气促,或明显呼吸窘迫。肺部体征不明显,部分病人可闻少许湿罗音,或有肺实变体征。

    注意:有少数病人不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尤其是有近期手术史或有基础疾病的病人。

    3、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一般不升高,或降低;常有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4、胸部X线检查

    肺部有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呈网状改变,部分病人进展迅速,呈大片状阴影;常为多叶或双侧改变,阴影吸收消散较慢;肺部阴影与症状体征可不一致。若检查结果阴性,1-2天后应予复查。

    5、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

    疑似诊断标准:符合上述1.1+2+3条或1.2+2+4条或2+3+4条。

    临床诊断标准:符合上述1.1+2+4条及以上,或1.2+2+4+5条,或1.2+2+3+4条。

    医学观察诊断标准:符合上述1.2+2+3条。

    二、肺结核的诊断标准

    (一)疑似病例:

    凡符合下列项目之一者:

    1、痰结核菌检查阴性,胸部X线检查怀疑活动性肺结核病变者。

    2、痰结核菌检查阴性,胸部X线检查有异常阴影,病人有咳嗽、吐痰、低烧、盗汗等肺结核症状或按肺炎治疗观察2-4周未见吸收。

    3、儿童结核菌素试验(5个单位,相当于1:2000)强阳性反应者,伴有结核病临床症状。

    (二)确诊病例:

    凡符合下列项目之一者:

    1、痰结核菌检查阳性(包括涂片或培养)。

    2、痰结核菌阴性,胸部X线检查有典型的活动性结核病变表现。

    3、肺部病变标本、病理学诊断为结核病变。

    4、疑似肺结核病者,经临床X线随访、观察后,可排除其他肺部病变。

    5、临床上已排除其他原因引起之胸腔积液,可诊断结核性胸膜炎。

    三、肺结核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非典)鉴别要点

    1、病原体

    肺结核:结核分枝。

    非 典:变异冠状病毒(未最终确定)。

    2、传播途径

    相同点:呼吸道近距离飞沫传染。

    不同点:肺结核:空气

    非 典:病人分泌物接触比肺结核更具重要性。

    3、易感人群 相同点:密切接触者,机体抵抗力低下者。

    4、临床表现

    相同点:咳嗽、咯血痰、呼吸困难。

    不同点:肺结核:发病多为慢性过程,咳嗽时间长,多伴咳痰,进展慢,发热,以低热为主,常伴有盗汗、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粟粒结核与结核性胸膜炎可表现为高热。

    非 典:多为干咳,病情进展快,发热以高热为主(大于38℃),常伴有全身酸痛症状。

    5、X线检查

    相同点:均为有浸润性病 性病变。

    不同点:肺结核:密度不均形态多样的阴影,部位多为中上叶。粟粒结核为弥漫性点状阴影。结核性胸膜炎为反抛物线状阴影。

    非 典:炎性及网状阴影,进展较快。

    6、治疗

    肺结核:有针对病原体的杀菌药,疗效好。

    非 典:尚无针对病原体的杀灭药,以对症治疗为主。

更多中药材
  • 打呼噜是一种疾病,打呼噜比较多的是胖人,因为好多胖人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所以容易打呼噜。打呼噜就是我们睡觉时,坐着时气道是通畅的,躺着时腺样体盖住气道了,轻的话可以不管,但是重的话,我们医学上叫睡眠障碍综合征,严重的人睡觉的时候都能憋醒......
  • 中药太苦加点糖?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是很多儿童还是忍不住那个苦味,喝几口就吐掉。因此很多妈妈在给孩子煎煮中药时,怕味太苦会在汤里放很多白糖。其实主要是不能甜蜜蜜的,因为使用蔗糖有一定的禁忌范围,对于正在服用化湿理气的中药时,加糖反而会对......
  • 因为我们中医治病讲究六经辩证,对某些经络有问题的疾病,我们可以使一些引经药物,使得这个药物达到我们针对的经络效果更好一点。一般的老中医开化药药引,大枣啊,生姜,还有葱白。这个生姜呢,主要是一个可以佐治我们的方子中的寒凉的药物啊。大枣呢,其实......
  • 姜是我们生活中的常用调味剂,殊不知姜对于手脚冰凉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如果你手脚容易凉,不妨在做菜煲汤的时候多放点生姜,也可以用生姜煮水,如果没有糖尿病的话,还可以放些红糖与生姜一起煮,经常饮用可以起到缓解手脚冰凉的作用。还可以采用生姜1两+......
  • 一、脚气频发,体内湿气太重的时候,湿气容易聚集在身体的下部,湿气重的时候,体内的湿邪就常沿着经络下至足底的部位,从而引起脚气病。二、便溏如水,湿气重的人大便的形态一般都不正常,夹带一些没有消化的食物,有的烂软如泥,气味腥臭,排便不爽,容易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