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胃痛病人怎样进行饮食调理

    胃痛虽可由多种疾病引起,但最为常见的疾病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由于这两种疾病是一个慢性发展的反复波动、迁延难愈或易复发性疾病,因此对胃痛者的饮食调理尤为重要,胃痛病人的饮食要求如下:

    1.首先要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多食清淡。少食肥甘及各种刺激性食物,如含酒精及香料的食物。谨防食物中的过酸、过甜、过咸、过苦、过辛,不可使五味有所偏嗜。有吸烟嗜好的病人,应戒烟。

    2.饮食定时定量。长期胃痛的病人每日三餐或加餐均应定时,间隔时间要合理。

    急性胃痛的病人应尽量少食多餐,平时应少食或不食零食,以减轻胃的负荷量。

    3.注意营养平衡,平素的饮食应供给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利于保护胃黏膜和提高其防御能力,并促进局部病变的修复。

    4.饮食宜软、温、暖。烹调宜用蒸、煮、熬、烩,少吃坚硬、粗糙的食物。进食时不急不躁,使食物在口腔中充分咀嚼,与唾液充分混合后慢慢咽下,这样有利于消化和病后的修复。要注意四季饮食温度的调节,脾胃虚寒者尤应禁食生冷食物。肝郁气滞者忌在生气后立即进食。

    另外胃痛的病人亦可根据中医理论进行辨证用膳,现分述如下:

    1.有脾胃虚寒症的病人,可用温中散寒之法,采用以下食疗方治疗:

    四和汤。炒白面500克,炒芝麻500克,炒茴香50克,炒盐30克拌匀,每次空腹食一小杯(约10克左右),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椒面羹。炒川椒末10克,白面120克和匀,入盐少许,与豆豉做面条,煮羹食用。

    吴茱萸粥。吴茱萸3克,葱白10厘米,粳米50克,先煮米成粥,临熟时入吴茱萸及葱,空腹服用。

    姜枣饮。生姜3片,法夏6克,红枣2枚,煎水代茶饮。

    炒小米粥。炒小米面熬粥,加红糖食用。

    桃仁粥。桃仁20克,红米150克,以桃仁和米煮粥,空腹服用;此粥亦治淤血胃痛。

    2.脾胃郁滞病人,则用消食导滞理气止痛之法,采用以下食疗方:

    莱菔子散。莱菔子6克研末,水调服之。

    橙子煎。橙子稍泡去酸味,加蜜煎汤频服。

    薤白粥。白米50克,薤白10克,如常法煮粥食之。

    紫苏子粥。紫苏子30克,水淘研,以水0.5升滤取子,米150克,以紫苏子和米煮粥,候熟,入桂末3克食之。

    3.脾胃阴虚症的病人,治之以滋养阴液,采用以下食方:地黄粥。生地黄汁30毫升,煮白米粥如常法,粥临熟入地黄汁,搅匀食之。

    五汁饮。梨汁、荸荠汁、鲜芦根汁、麦冬汁、藕汁,一般20-30毫升,和匀凉服。

    山药粥。山药60克,切碎煮粥,一日分服,脾胃虚弱病人亦可食用。

更多中药材
  • 大家应该都吃过芥末这种东西吧,芥末除了可以做成酱以外,也是可以用来榨油的,也就是传说中的芥末油,很多人都喜欢芥末的味道,吃下去的时候,感觉神清气爽,当然也有很多朋友会被芥末呛的流眼泪,难以忍受,不过过后,也是非常难戒掉芥末,那么芥末籽是白芥......
  • 提到白芥子,可能大家都没有什么印象,平时都没怎么接触过,其实它是一种常见的中药,能治疗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疾病,比如肢体麻木,关节肿痛,湿痰流注等等;它还叫做辣菜子,在四川、安徽、河南、山东比较多;那么白芥子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功效呢?白芥子外敷......
  • 有一种汤,是大众非常喜爱的养生汤,它是由紫苏子、莱菔子、白芥子三种中药熬制而成的,它们各自都有不同的功效,共同熬制成汤,功效更是可以增强;具有降气消食、温化痰饮之功的方剂,用于老人中虚喘嗽,痰壅气滞之症,这种汤就是三子养生汤;那紫苏子莱菔子......
  • 关节炎这种疾病在中老年人身上是常见病,当然有很多劳动力比较重的青年朋友们也出现了关节炎疾病,关节炎的种类有很多,类风湿性的关节炎就是高发的一种,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关节炎,对于患者的伤害都比较大,也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那么到底白芥子与花椒的功......
  • 面瘫是最近这些年高发的疾病之一,尤其是在冬季,因为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注意保暖,可能因为天气寒冷,或者是其他的原因就导致了面瘫的病发,面瘫的中医治疗办法还是非常多的,比如针灸就是其中的一种,另外中药材天南星也有治疗面瘫的效果,那么究竟天南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