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感冒也分三六九等

    “流感”、“感冒”、“伤风”、“上感”、“夏季流感”我们统统称之为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为甲、乙、丙三型流行性感冒病毒,通过飞沫传播。有急起高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眼结膜炎明显和轻度呼吸道症状,老年人和伴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和心脏病患者易并发肺炎。流感病毒,尤以甲型极易变异,往往造成暴发性流行或大流行,三年一个流行高峰。发病人数多、全身症状重,严重影响健康和劳动力。除发病后不要延误治疗、及早到医院求医予以治疗外,更重要的是积极预防:1、秋冬天寒,万物都处于收藏之时,大家要注意防寒保暖,使阳气不致妄泄,身体抵抗力就会显著增强。2、早期就地隔离病人,流行期间减少大型集会和集体活动。3、采用中草药及金刚脘盐或盐水漱嗓子以及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4、疫苗预防,疫苗使用中主要问题是毒株的经常变异,每年流行都不是一样的类型,甚至当年流行的初、末期都可能不是同一种类型的流感株病毒。因此难以肯定和预测本年度流行株是哪种类型。只能说可能是什么株型,必须注意即使打了疫苗也不能保证不患异型流感。

    普通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一型,是指鼻、鼻咽或咽、喉部急性炎症,大部由病毒引起,部分为细菌所致,其包括:普通感冒、急性咽—喉—气管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及细菌性咽—扁桃体炎五种疾病。所以平时说患“上感”了,有些笼统不够确切,而感冒从祖国医学称“伤风”,两个病名内涵一致。其主要病原体是鼻病毒,其次为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埃可、柯萨奇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常易合并细菌感染,以鼻咽部炎症为主要表现。起病较急,早期症状有咽部干痒或灼热感、喷嚏、鼻塞、流涕。开始为清水样涕,2—3天后变稠,可伴咽痛。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头痛、不适,一般经5—7日痊愈。要从预防着手,锻炼身体,增强肌体防御疾病能力及对寒冷的适应力,避免发病诱因,防止着凉和疲劳外,还要防止交叉感染。对无发热仅有其他症状者可用生姜3大片加生葱3至4根,加水煎服。对怕冷有热者,用桑叶、菊花、银花、连翘各9克,薄荷5克煎水服。

    夏季流感,由柯萨奇病毒及埃可病毒引起急性呼吸道疾病,但症状较轻,常发生于夏季,多见于儿童,通常无暴发或大流行。

更多中药材
  • 中医认为,肥胖都是由脾虚所导致的,脾胃虚弱会导致身体水湿运化和排泄能力下降,湿气重便由此而来。而湿气重的人大多偏好重口味,肥腻食物吃多了又反过来造成身体痰湿过重,从而发胖。不仅如此,湿气重还会加重身体运化不畅,体内废物损失无法排出,就容易出......
  • 每一种药物最好都要错开,不同的西药之间服用的话,有些像解抗的药物,我们就错开服用,错半小时。中药西药之间,我们服用的话,尽量错开个半小时会好一点,以避免发生不良的化学反应。......
  • 我们知道中医治病是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我们体内的这个营养的偏性,假如这个人是个寒凉的体质,我们用温热的药啊,这是正常对应的。假如寒凉的体质用这个寒凉的药,这个药对身体都是有毒副作用,这个是不能用的。还有下面一句话呢,就是能不能长期服用,如果这......
  • 每到冬季手上掉皮的,脱皮的,还有一些人是春季啊,夏季啊,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特点,这是有季节性的,这个手上掉皮西医讲的原因比较多,像手癣,维生素缺乏呀,还有什么汗疱疹病毒引起的,这些都会导致我们手脱皮啊。我们中医上讲,一般是心脾有热,我们在临......
  • 白术配半夏,能增强补气健脾,燥湿化痰。白术配黄芪,能益气固表,健脾燥湿。白术配当归,能够健脾益气,养血安胎。白术配白芍,能够健脾燥湿,柔肝止泻。大家记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