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调理饮食防感冒

    进入冬季,感冒病人多了起来。谁都知道感冒是受凉引起的,然而中医专家说,感冒发烧也可能是由于饮食不节造成的。

    10岁的李涛前几天发起烧来。一量体温,39℃!奶奶慌了神,急忙带他上医院。医生查了血常规后,说李涛是上呼吸道感染,需要打针。3天抗生素,花了400多元,体温还是39℃。奶奶心里又痛又急,就去找中医。喝了3剂汤药,体温正常了。奶奶很纳闷:李涛从小就喜欢吃肉不吃菜,也好发高烧,几乎每次都是喝汤药退的烧。莫非只有中药才能降服李涛这病?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消化内科主任赵文霞教授说,李涛喜欢吃肉,看上去黄瘦,头发稀疏,有食积的基础。这些半大的孩子逮着好吃的猛吃,过多肉食造成肠道食积郁滞。郁滞日久就会化火,不仅抗病能力下降,还常生些食欲不振、便秘、口疮等小病。一遇风寒,很容易感冒高热。此时使用抗生素,虽然可以对抗上呼吸道细菌感染,但如果胃肠道积热不消,即使血常规正常,高烧也很难退下来。中医治疗这种感冒发烧,一般在使用荆芥、防风等发汗解表药的同时,再加上消食导滞药,往往能收到满意疗效。这种釜底抽薪的疗法,被中医称为“治病求本”。

    赵文霞提醒,感冒的预防不能单强调增添衣物。“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对食积、便秘者,包括喜食辛辣的成年人,调理一下脾胃功能,常吃些青菜豆腐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也不失为预防感冒发热的好方法。

更多中药材
  • 湿热久出不去,五个方法可以帮你把胃,肝,膀胱,大肠,关节的湿热赶去。这个脸上出油爱长痘,早晨起来口苦,一吃饭就肚子胀,胳膊腿上长湿疹,舌质发红,舌苔黄腻,这就是身体里边有了湿热。我们今天给大家分享五个方法,不管是湿热藏在哪里,都能把它赶出去......
  • 中医有一句话叫阴虚则痛,阴液在体内起到滋养润滑的作用,那阴液不足,压不住阳气,就会产生虚火,虚火灼烧,我们身体就会隐隐疼痛。还有渗出水和体内的阴液息息相关,所以就会出现以下六个部位的疼痛。第一个就是腰痛,腰为肾之府,肾阴不足,不能温煦腰部的......
  • 我们中医常讲辨证治疗,其实每一个人的体质不一样,导致失眠的问题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啊。有人入睡困难,翻来覆去整晚睡不着,有人睡着了之后他容易醒过来,一晚上醒来七八次,烦的不得了,甚至还有的人睡着之后人没有睡,差不多旁边有人喝水,他都知道似睡非睡......
  • 第一个啊尿频尿急,夜尿频繁,小便灼热发黄,情绪激动,这个时候湿热下前潜尿液黄就是主要的标志,可以参考龙胆泻肝丸。第二个,便秘我们说到肠道津液不足,肝火烧灼,那这个时候会口干,口苦,口臭,舌苔黄腻。也可以参考龙胆泻肝丸。第三个,腹泻拉肚子,那......
  • 我们中医常说啊,肝主藏血,主一身的气机疏泄,肝主筋,肝开窍于目,所以说肝的健康与很多脏腑都有关系,这个肝不好,人容易倒下,一点都不夸张。肝不好具体的表现有这些。首先,失眠多梦,肝藏魂,肝血亏虚,肝不藏魂,治疗需要养肝血,养心安神。那如果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