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气街与四海

    1、气街:气街是经气汇集,纵横通行的共同道路。《灵枢·动输》说:“四街音,气之径路也。”张景岳也说:“此四街者,乃胸腹头胫所聚所行的道路,故谓之气街。”十二经脉的脉气在正常情况下是沿着一定的道路运行的,头、胸、背、腹等处是经气流行,集中和布散的主要部位。这些地方既是气街的所在范围,又是标本中的“标”,根结中的“结”所在的部位。

    《灵枢·卫气》篇说:“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把气街划分为四个部分,并具体指出气街的位置是:“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俞,气在腹者止之背俞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及承山踝上以下。”气街之所以定为以上四个部位是有一定意义的。脑为髓之海,十二经脉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即说明了脑为头气街的意义。胸气之街联系到胸膺与背部穴位,胸膺部分布着五脏的募穴,背部分布着五脏的俞穴,胸部的气血沿气街通贯于二者之间,为心肺募俞穴的配合应用奠定了基础。腹部的气街关联到腹部的冲脉和背部肝肾脾胃等俞穴,冲脉为血海,又为经脉之海,与许多经脉均有联系,尤其与肝脾肾胃在生理上关系密切。下肢经脉的经气多汇集在少腹气街(气冲)部位,故云“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

    气街部位多为“结”与“标”的部位,基于这一理论,分布于头身的腧穴可治疗局部和内脏疾患,部分腧穴又可治疗四肢病证。

    2、四海:海是百川归聚之所,凡庞大的汇合现象均可以“海”喻之,经络学说认为十二经脉象大地上的水流一样,故称为“十二经水”,十二经内流行的气血象百川归海一样汇集到一定的部位,由此形成了“海”的慨念,《灵抠。海论》中把水谷、气、血、髓四者的汇集所在称为四海。“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街,下至三里;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膻中者,为气之海,其输上在于柱骨之上下,前在于人迎;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

    四海的划分与气街相似,当经络运行的气血精微汇集在一起时,就形成了四海,而它们在头、脑、腹、胫的通行径路就是气。二者的部位基本一致。髓海位于头部;气海位于胸部(膻中);水谷之海位于上腹部(胃);血海位于下腹部(冲脉)。各部相互联系,主持全身气血津液。其中胃为水谷之海是气血化生的基础;积于胸中,贯心肺而行呼吸,是为宗气,即膻中为气之海;冲脉起于肾下,胞中,动而上下行,渗灌气血于全身,因称五脏六腑之海和十二经之海;气血津液的精华主补益脑髓而濡空窍,髓者以脑为主,因称脑为髓海。杨上善注说:“胃流律液渗入骨空,变而为髓,头中最多,故为海也。是肾所生,其气上输脑盖百会之穴,下输风府也。”

更多中药材
  • 那么在具体临床应用的时候。首先在白癜风治疗中,我们应该“象”思维,什么叫象思维呢?就是我们中医说的取类比象的方法,一些白色的药物,它可以进入到白色的区域而达到治疗的效果,一些黑色的药物呢,可以调和和治疗白色的病变。这样的话,我们在选择药物上......
  • 白癜风中医到底能不能治愈,我认为中医中药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不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那么中医在控制疾病上,应该说有它明显的优势,你比如说在早期,我们可以通过中医中药的方法来控制疾病的发展,我想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肤色上,如果他色素细胞还正......
  • 我认为对于这样一个复杂性的难治性疾病,我们应该了解它的来龙去脉,比如说白癜风只是一个皮肤的白斑,给我们的辩证带来很大的困难,但是你了解了它是一个自身免疫性的疾病,那么我们中医调整免疫的方法就可以拿来应用,这就是所谓西为中用,和衷中参西这样的......
  • 那么我认为,对于这样一个复杂性的难治性疾病,我们应该了解它的来龙去脉,你比如说白癜风,它只是一个皮肤的白斑,给我们的辩证带来很大的困难。但是你了解了他是一个自身免疫性的疾病,那么我们中医调整免疫的方法就可以拿来应用,这就是所谓西为中用,和衷......
  • 它属于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怎么讲?就是我们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了,就是乱了,那么为什么乱呢?那么可能是受到了比如说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家庭压力,或者是这个生活不规律,熬夜,情绪不畅等等。这些会引起人体免疫功能的紊乱,那么从而出现了对我们自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