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阴阳五行

    任何事情都可以一分为二,这就是阴阳。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参考资料:五行相生、相克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天干地支与阴阳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阴天干:乙、丁、己、辛、癸阳天干:甲、丙、戊、庚、壬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阳地支:子、寅、辰、午、申、戌阴地支:丑、卯、巳、未、酉、亥五行与干支天干 地支金:庚、辛、金:申、酉木:甲、乙、木:寅、卯水壬、癸 水:子、亥火丙、丁 火:巳、午土戊、己 土:丑、辰、未、戌二十四节气正月寅月:立春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雨水到惊蛰止。

    二月卯月:惊蛰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春分到清明止。

    三月辰月:清明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谷雨到立夏止。

    四月巳月:立夏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小满到芒种止。

    五月午月:芒种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夏至到小暑止。

    六月未月:小暑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大暑到立秋止。

    七月申月:立秋入洁之时刻,经过中气处暑到白露止。

    八月酉月:白露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秋分到寒露止。

    九月戌月:寒露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霜降到立冬止。

    十月亥月:立冬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小雪到大雪止。

    十一月子月:大雪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冬至到小寒止。

    十二月丑月:小寒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大寒到立春止。

    时间与地支对照表23─1点 子时1─3点 丑时3─5点 寅时5─7点 卯时7─9点 辰时9─11点 巳时11─13点 午时13─15点 未时15─17点 申时17─19点 酉时19─21点 戌时21─23点 亥时

更多中药材
  • 今天分享这个病例呢,是一位安先生,男性, 29岁,他的主诉就是便溏半年,就是大便不成形,有时成粥状,大便也不太规律,要是吃不好了,就容易腹泻发作,尤其还是劳累时比较重,情绪波动的时候也比较严重。在当地他吃过不少的中药,症状改善不是很明显,就......
  • 这个患者来看的时候,这个疼痛有时候有,有时候就没有。平常呢,可能工作总有应酬,吃肥甘厚味,这个胃口也比较壮。然后呢还有就是熬夜,他近半年来就出现这个右胁疼痛,早晨起来口中有异味儿,有时候也有反酸,胃口也有胃胀的表现。做彩超检查的时候就是胆囊......
  •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讲一讲这个脾胃虚补脾,为什么有的人一补就上火,越补越上火,针对这个问题,我今天跟来跟大家共同探讨一下。建议点赞收藏转发给你身边有同样症状的人,脾虚跟胃实他俩是一对相对的,当然这个胃实的时候我们就叫脾满了,就是胃堵得慌胀的,......
  • 阴虚和阳虚都属于这个叫虚症,常常是并同存在的,也就是说阴虚到了一定程度一定会有阳虚,那么阳虚到了一定程度也会伴有阴虚,治疗的时候有轻重之分,但不能顾此知彼,那么阴虚的症状很多,包括阴虚盗汗,阴虚五心烦热,但是阴虚热痛是一个特别的一个症状,首......
  • 大家好,在我临床看病,这个脾肾阳虚这个正行,我在临床上还是比较容易见到的,无论年轻的患者也好,还是年老的患者,有许多它就是有脾肾阳虚这个表现,关于这个脾肾阳虚,那是先补肾呢,还是先补脾,中医往往讲的是阳虚则寒,那么这一类患者,一般都有怕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