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经行尿感

    【概述】

    每逢经行或经刚净后发生尿频、尿急、尿痛等症者,称为“经行尿感”。以育龄期妇女多见,有时也见于更年期月经未绝者。本病应彻底治疗,如果反复发病,发展为肾盂肾炎,治疗有一定难度。本病属经行前后诸证。

    【病因病理】

    尿道口与阴道口为邻近器官同居下焦,如果经期不注意卫生,病菌可通过尿道口上行感染形成尿路感染。又因经期时脏腑之血下注冲任,脏腑处于暂时缺血状态,抗病能力较弱,病菌外邪容易入侵而致病。肾与膀胱相表里,经行肾虚,影响膀胱的气化功能,亦易尿感。常见的有湿热下注和阴虚火旺。

    1.湿热下注 经行、经后失血,湿热外邪侵注下焦,膀胱气化不利而致。

    2.阴虚火旺 肾与膀胱相表里,素体肾阴不足,经后肾阴更亏,虚火内盛,移热膀胱而致。

    【诊断要点】

    1.根据每逢经期出现尿路感染症状。尿常规检查白细胞一个“十”以上,初步可以诊断。患者常有慢性尿感病史。

    2.如患者有霉菌性阴道炎,或滴虫性阴道炎,分泌物刺激外阴,也可引起类似尿感症状,应予鉴别。

    【辩证分型】

    1.湿热下注 经后、经行尿频、尿急,淋沥涩痛,尿色黄赤,腰酸或痛,带多色黄秽臭,或色白似豆渣样。苔黄腻,脉细滑而数。

    2.阴虚火旺 经后小便涩痛,尿色黄赤,带多色黄,口干心烦,腰部酸痛。苔薄,舌红而干,脉细数。

    【分型治疗】

    l.湿热下注治法:清热利湿通淋。

    方药:八正散加减。

    生地12克 丹皮10克 赤芍9克 生山栀10克 锐蓄12克 金银花9克 石躺10克 瞿麦12克 木通6克 生甘草5克加减:热毒盛者,加蒲公英15克、败酱草15克;

    带多色黄者,加椿根皮12克、黄柏9克、知母10克;

    伴滴虫感染者,加蛇床子12克、龙胆草9克;伴霉菌感染者,加土茯苓15克、苦参9克,去瞿麦;伴尿血者,加小蓟草15克、茜草12克。

    2.阴虚火旺治法:滋阴降火通淋。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

    知母10克 黄柏10克 生地12克 泽泻12克 丹皮9克 茯苓10克 山茱萸9克 金银花9克 生甘草3克 锐蓄12克加减:尿赤,口舌生疮者,加淡竹叶9克、琥珀末3克(分吞)。

    【中成药】

    1.知柏地黄九 每日2次,每次4.5克,吞服。

    用于阴虚火旺者。

    2.龙胆泻肝丸 每日2次,每次4.5克,吞服。

    用于湿热下注者。

    【简便方】

    1.蛇床子30克、苦参15克,煎水,经净后坐浴。

    2.土茯苓30克、萆粟15克,煎水,经净后坐浴。用于霉菌性阴道炎。

    3.金银花10克、石斛12克、六一散10克(包煎),水煎,分2次服。

    【其它疗法】

    【注意事项】

    l.保持外阴及阴道的清洁卫生,经期避免作妇科检查或行房事。

    2.及时治疗滴虫性阴道炎或霉菌性阴道炎,可防止尿路上行感染。并彻底治疗尿路感染。

    3.经期查尿常规时容易将经血混杂到尿中,一般经期查尿常规时应先用卫生纸堵住阴道口,阻止经血流出,然后先排去一些小便,再留尿常规,这样比较正确。

更多中药材
  • 很多人对你艾灸的具体功效已经非常的熟悉,甚至以为艾灸不会导致任何副作用。这种想法不正确,艾灸也是有副作用的,比如说可导致皮肤起泡,甚至导致皮肤化脓。如果是起的小泡泡,大多数人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是起泡非常的普遍,非常的严重,则需要重视起来了。......
  • 韩信草,是一种非常好的植物,同时也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药材。韩信草的模样也是极好的,不是像其他的中药材那样模样一般,很难辨别出来。很多的中医都非常喜欢用韩信草来调配一些药物,让人们的身体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说了这么多,大家有的还不知道韩信草到底......
  • 现在与很多人都会患痔疮这样的疾病,大家都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患有痔疮。痔(俗称痔疮)是一种位于肛门部位的常见疾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在我国,痔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素有“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说法。在美国,痔的......
  • 艾灸三阴交能够起到的作用非常的广泛,有的人可能患有神经系统疾病,比如说常见的癫痫或者是神经衰弱,又或者是精神分裂症等,通过三阴交艾灸能够有疗效。还有一些妇科疾病,向女性月经失调,或者是痛经,亦或者是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同样能够艾灸三阴交治疗。艾......
  • 枸杞,是一种非常好的中药材。说到枸杞,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在各个地方,人们都有在销售枸杞。枸杞的营养价值非常的高。人们会用各种各样的办法来利用枸杞,让自己得到更好的补充和调养。现在有非常的多的人们用枸杞泡水喝。很多人说这是不好的。也有很多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