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白崩

    【概述】

    妇女阴道内不时有白色如米泔样或透明祥黏液流出,量多如崩状不止者称白崩。以老年或中年妇女多见。相当于西医的阴道炎或输卵管癌症、子宫内膜腺癌等病。但也有身体虚弱者。

    【病因病理】

    1.脾肾阳虚 劳累过度,年老体弱,或房事失节,脾肾阳虚,封藏功能失司,任带二脉不能团带而致。

    2.正虚邪实 正气虚弱,湿热毒邪入侵,带脉失去约束能力而致。

    【诊断要点】

    1.根据阴道内不时流出大量白色如米泔样或透明样黏液进行诊断。

    2.作妇检、白带常规、宫颈刮片、阴道分泌物沉淀找癌细胞、诊断性刮宫万超等,分别鉴别阴道炎、宫颈癌、输卵管癌、子宫内膜腺癌等。

    【辩证分型】

    1.脾肾阳虚 白崩清稀,腰膝酸软,倦怠乏力,面色?s白或灰暗,纳少便溏。苔薄,舌质淡,脉沉细。

    2.正虚邪实 白崩混浊秽臭,面色灰暗,唇爪苍白,形体消瘦,有时下腹或阴部疼痛。苔腻,舌淡或暗,脉弦而无力。

    【分型治疗】

    1.脾肾阳虚治法:温补肾阳。

    方药:既济丹加减。

    鹿角霜9克(包煎)石菖蒲9克 煅牡蛎30克(先煎)煅龙骨20克(先煎)白石脂20克(包煎)当归9克 茯苓10克 远志9克 淮山药12克 制附子9克(先煎)益智仁9克加减:便溏者,加炮姜炭9克、肉豆蔻9克、补骨脂9克;腰酸膝软者,加怀牛膝9克、杜仲12克。

    2. 正虚邪实治法:扶正祛邪。

    方药:健固汤加味。

    党参30克 白术15克 茯苓12克 薏苡仁12克 巴戟天12克 土茯苓30克 半枝莲30克败酱草12克 丹参12克 煅牡蛎30克(先煎)白石脂15克 白毛藤12克 淮山药12克

    【中成药】

    1.金锁固精丸 每日3次,每次3克,吞服。用于脾肾阳虚之白崩。

    2.金刚藤糖浆 每日3次,每次20~30毫升,口服。用于湿热毒邪者。

    【简便方】

    1.棕榈炭、丝瓜络等分,焙干研末,米汤送服,每日3次,每次3克。

    2.黄芪30克、锁阳12克、淮山药10克、红枣30克,水煎服。用于脾肾阳虚者。

    【其它疗法】

    【注意事项】

    1.白崩有虚实两端,虚者由于脾肾阳虚,带脉失去固束功能,而致精液下流。实者多由于生殖器恶性肿瘤所致,往往已是晚期,此时正气虚极,邪毒猖盛弥漫,病情危重,治疗中,可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延长存活时间。

    2.定期作妇女病普查,早期发现妇科病,早期治疗,是预防本病和妇科肿瘤重要措施。

更多中药材
  • 急性心力衰竭是指急性心脏病变引起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和(或)心脏负荷明显增加,导致心排血量显著、急剧地降低,组织灌注不足和急性瘀血的综合征。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竭较常见,急性右心衰竭较少见,常见病因有风心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肺心......
  • 钟志明 江西省宜春市中医院张某,男性,65岁。2011年5月12日由家人护送来诊。患者素有泌尿系结石史,先后在湖南某医院历经3次碎石,但结石未能排出,双肾仍然积水。刻诊:患者脸色青灰,口唇青紫,神疲乏力,少言寡语,表情淡漠,时有恶心呕吐。大......
  • 张男。脉象浮紧,重按细滞,舌苔糙白,口干饮多,脘闷不舒,二便均少,寒热头痛,遍体酸疼,是太阳之经,为风寒所束缚,阳明之腑,有湿浊之蕴蓄也,当用表里两解之。川羌活一钱,防风一钱,紫苏一钱,陈枳壳一钱,广皮一钱,赤茯苓四钱,焙黄菊钱半,丝瓜络二......
  • 郭世岳 河南省滑县中医院侍诊国医大师路志正,总结其调理脾胃法的特点如下。调理脾胃注重升降调畅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以升为主,胃以降为和。脾升胃降,纳运正常,共同完成水谷精微的消化吸收,化生气血,充养机体以为后天之本。脾胃升降失和,化源不足则......
  • 郭晓辰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毒性心肌炎通常以心悸,心前区痛,心胸憋闷,面色苍白,气短不足以息,乏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与中医多种疾病相关。在中医古代医籍中虽无专门记载,但有与本病相似症状的描述。如《黄帝内经》中即有“心惕惕如人将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