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月经中期出血

    【概述】

    在两次月经中期,即襟??之时,有周期性出血,称为“月经中期出血”,又称“经间期出血”,常伴下腹部隐痛,属月经病。多见于育龄期和青春期妇女。本病预后良好,本病相当于西医的排卵期出血。慢性盆腔炎或放环后也会出现类似阴道出血。

    【病因病理】

    月经排净之后血海空虚,冲任气血衰少,随着经血逐渐积蓄,由空虚渐渐充盛,如体内阴阳调节功能正常者,适应此种变化而无特殊证候。在月经中期阳气内动,如有肾阴不足,损伤阴络而出血;湿热内蕴,热伤冲任而出血;或瘀血内留而为阳气所动以致出血。

    【诊断要点】

    1.周期性的出现月经中期出血,常伴下腹隐痛,但月经周期和经期正常。

    2.与宫颈炎和宫颈息肉出血鉴别。

    3.须作妇科检查出超等检查,以排除妇科肿瘤等引起的阴道出血病。

    【辩证分型】

    1.阴虚 月经中期出血,量少色红,淋漓不净,心烦口干,溲赤便干,乏力头晕,腰酸膝软。舌红,脉细数。

    2.血瘀 月经中期出血,量少色暗,下腹部疼痛拒按,或有妇科肿瘤史。苔薄,脉弦。

    3.湿热 月经中期出血,色红黏腻,神疲乏力,胸闷烦躁。苔黄腻,脉弦数或细弦数。

    【分型治疗】

    1.阴虚治法:养阴清热止血。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味。

    生地15克 白芍12克 淮山药10克 丹皮9克 泽泻10克 山茱萸9克 枸杞子10克 旱莲草12克 生地榆12克 川??子9克加减:出血量多者,加阿胶9克(烊冲);乏力倦怠加党参12克;腰酸膝软者,加杜仲10克、怀牛膝10克。

    2.血瘀治法:活血祛瘀止血。

    方药:逐瘀止血汤。

    生地10克 赤芍10克 丹皮9克 归尾9克桃仁9克 木香9克 生蒲黄10克(包煎)五灵脂10克 茜草炭9克 山楂炭10克 枳壳9克加减:便秘者,加制大黄9克,或生大黄3克(后下);口干舌红者,加龟版9克(先煎),或麦冬9克;

    腹痛者,加延胡索12克。

    3.湿热治法:清热利湿止血。

    方药:清肝止淋汤加减。

    当归9克 炒白芍9克 生地9克 丹皮9克黄柏9克 牛膝9克 制香附10克 黑豆12克茯苓12克 小蓟草15克 薏苡仁10克 苍术9克加减:大便溏薄者,去当归,加淮山药12克、扁豆衣9克、陈皮6克;院闷烦躁者,加藿梗9克、黄芩9克、肉豆蔻6克、沉香曲9克(包煎);出血时间长,伴有气味者,加蒲公英15克、败酱草12克、槐花9克;有慢性盆腔炎病史而伴下腹隐痛或疼痛者,加金银花9克、红藤30克、萆粟12克、土茯苓15克、地榆12克,去牛膝、黑豆;湿热挟瘀伴腹痛拒按者,加败酱草30克、赤芍12克、生蒲黄15克(包煎),去白芍。

    【中成药】

    1.固经丸 每日2次,每次5克,吞服。用于阴虚血热者。

    2.震灵丹 每日2次,每次5克,吞服。用于血瘀者。

    3.六味地黄丸 每日2次,每次5克,吞服。用于肾阴虚伴腰酸膝软者。

    4.宫血宁片 每日3次,每次3~4片,吞服。

    用于各型出血者。也可与上述中成药同时服,增加止血效果。

    5.妇科千金片 每日3次,每次4~6片,吞服。用于湿热者,可与宫血宁片同用。

    【简便方】

    1.荆芥穗6克,炒黄研末,分3次吞服,血止停服。用于出血者,月经第10天服。

    2.地榆30克、槐花米30克,水煎服,血止停眼。用于血热、湿热者,月经第10天开始服至月经中期出血止。

    3.红花2克、枸杞子3克,热开水泡,代茶。用于血瘀者。月经第12天开始服至月经中期出血止,如有痛经者,经前3天继续服至经净。

    &n

    【其它疗法】

    1.耳针 取子宫、内分泌区。用油菜籽、磁石耳针埋穴。月经第10天埋穴至血止。

    2.体针 取子宫、血海、关元穴,阴虚用补法。

    血瘀加膈俞,用泻法;湿热加阴陵泉、三阴交,用泻法。月经第10天起治疗至月经第18天停止。

    【注意事项】

    1.月经中期出血因出血量少,患者常常疏忽轻视,不予治疗,但反复出血,可影响脏腑、气血功能,也可能影响受孕或引起流产,故应鼓励病员积极治疗。

    2.要重视经期卫生保健知识,月经中期出血虽然量少或似赤带,但宫颈口略开,如果不避开房事,有可能细菌上行感染,导致子宫内膜炎或附件炎,一旦发现房事后下腹疼痛,黄带增多或有发热,应速用清热消炎药,防止炎症扩散。

    3.本病阴道出血发生在排卵期,即经前14天左右,故服药或针灸等治疗都要在排卵期以前开始,才能防止排卵期出血。如果等待阴道出血时才进行治疗,只能起到消极的止血,因把握治疗时间也很重要。如果经治疗后连续三个月经周期无中期出血,即为治愈。

更多中药材
  • 在一些电视剧中,我们很容易就能够见到巴豆的影子,侠客们为了能够实现什么妙计,都会有巴豆使人腹泻,那你知道巴豆是什么吗,为大戟科巴豆属植物巴豆树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根及叶亦供药用,巴豆树为常绿乔木,高6~10米,中医药上以果实入药,性热,味辛,......
  • 千金子草,想必很多人跟我一样,刚看到这个词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更别提它的功效与作用,千金子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的种子,又名千两金、菩萨豆(《日华子》),续随子(《开宝本草》),拒冬实(《本草图经》),联步(《斗门方》),拒冬子(《本草汇言......
  • 古时候女孩子都是叫千金,我自己认为是为了表示女孩子很宝贵,所以用千金来形容;不过今天要说的不是千金这个词,而是和千金类似的名字千金子这味中药;千金子,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Euphorbia lathyris L.的干燥成熟种子;分布于吉林、辽......
  • 一提到中草药,很多人都说自己是“药盲”,往两个看起来十分相似的字或词或者外形可能其意思就相差很多,比如生活中常见的千金子与水稻的区别就让我们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千金子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的种子;又名千两金,有逐水退肿,破血消癥,解毒杀虫的功效;......
  • 我们中药很多都是草木的根茎等,也有很多是化学合成的物质,但还有一种,就是植物的种子,比如说火麻仁,火麻仁,中药名,桑科植物大麻的干燥成熟种子,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本品呈卵圆形,表面灰绿色或灰黄色,有微细的白色或棕色网纹,两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