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妇人经期外感辨治

    有一女士,月经刚至,适逢感冒,出现头痛,寒热往来,少腹胀痛,胃纳不振,口不渴,或渴不多饮。在某医院被诊为“感冒”,给予西药输液治疗数天,症状不减,改服中药治疗效亦不佳,而寻余治疗。观前医处方为银翘散加减。患者现状:头痛,头晕,寒热往来,汗出热退,口渴不多饮,少腹胀痛,心烦易躁,夜寐不安,梦乱纷纭,胸胁胀满,心悸,月经量少,淋漓不尽,小便短赤,舌质红,脉弦。辨为经期外感,余邪未尽,热入血室,热瘀互结。治宜和解少阳,清热安神,活血化瘀,凉血调经。方药:柴胡10克,黄芩10克,丹皮10克,栀子10克,银花10克,连翘10克,蒲公英15克,益母草15克,泽兰10克,红花1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生龙齿30克(先煎)。服3剂后,诸症减轻,寒热已退,月经排出较多血块,月经已干净,续服3剂,诸症皆愈。

    此病为经期感受外邪,属中医“热入血室”范畴。关于“热入血室”一证,在《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书中均有相同的描述,属外感病范围。所谓血室,历代注家看法不同。有的说是冲脉,有的说是肝脏,有的说是子宫。综合各家之说和临床实践,血室对于妇女来说,实际上是指以胞宫为主体,包括与其相连属的冲任二脉以及脏腑等围绕妇女月经的综合性功能的概念。因为冲为血海,任主胞宫,系妇人生养之本,而且肝经络阴器,为藏血之脏。所以,对于血室的概念,必须全面地加以概括才能符合临床实际,而决不能把血室单纯地看作是某一实质性器官。

    “热入血室”之病因病机,乃由于患者平素多有情志不遂,抑郁不欢,肝木不达,经水适来,或新产之后,气血耗伤之际,血海空虚,风寒或风热之邪乘虚而入,邪热与经血相搏,正邪交争,不得外解,瘀阻胞宫而致。临床表现可见发热,头痛,口不渴,或渴不多饮,予饮食亦不却,默默不语,神识不清,或澹语如见鬼状,大便多秘结。辨证施治方法如下:

    1.热邪初陷:症见寒热往来如疟状,可予小柴胡汤治之,并针刺期门穴。

    2.温热病热邪内陷,可予陶氏小柴胡汤或桂枝红花汤加减。①如果月经初来,风寒外受,寒邪化热,热入血室,始见寒热往来,继则寒热如疟状,经血被截而中断,对于轻证或正虚之体,一柴胡饮主之。②若兼血块,或小腹胀痛,为瘀血内阻,可加益母草、当归、泽兰、红花等以活血调经、疏导化瘀。③由于外感风热,或邪热较重,兼见冲任失调,肝不藏血,热迫血行,经血淋漓不止或崩中下血延期不断者,治当清热凉血,小柴胡汤加生地、丹皮、青蒿、地骨皮、蒲公英、银花等凉血养阴清热之品。④若因冲任不固,出血较多,可加升麻、地榆、莲房炭以固冲任,三七以止血。⑤若邪热较重,血被热截,阻于胞宫,邪热与瘀血相搏结,随冲任上逆,上传阳明,症见口干苦、口渴、头痛、面赤、烦躁,轻者加黄连、栀子清热;若大便不通,加大黄或大柴胡汤加减治之。⑥若月经将尽,或产后血海空虚感受外邪,致邪热内结、瘀阻胞宫之虚证,宜柴胡四物汤、逍遥散或丹栀逍遥散加减。

    3.病虽渐愈,然元气素弱而有热未退、血未止者,治疗宜补气益阴煎之类。

    4.若脾气素弱,宜归脾汤。

    5.若气血俱虚者,宜十全大补汤。

    6.若血热多滞者,宜小柴胡汤加丹皮、红花、当归等。

    综上所述,所谓“热入血室”,在临床上绝不可能像书上所记载的那样证证俱备,非常典型,因此要从临床实际出发,抓住“热入血室”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灵活遣方用药,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更多中药材
  • 一、孕妇,山楂有引起子宫收缩的作用,女性在怀孕期间使用过量山楂,容易造成流产的情况,所以孕妇最好不要吃。二、胃溃疡患者,山楂属于酸性食材,对于胃部不健康的患者,食用过多容易导致胃中的酸度增加,从而加重胃溃疡。三、气虚患者,消食药物都有耗气的......
  • 一、肝气郁结,肝主疏泄,如果肝气不能调达,就容易肝气犯胃,并且导致气滞、气逆,出现肝胃不合而引发胃胀。肝气郁结的患者一般会出现胸闷胀痛、呼吸不畅、心情烦躁、急躁易怒,一生气就感到胃胀不适,而且还会随着病情的变化不断加重,这个时候就需要疏肝理......
  • 这个酸枣仁在临床用的比较多啊,首先要了解酸枣仁的功效吧,酸枣仁在临床上其实主要功效是宁心安神,生津止咳的作用,这个对于失眠的话,要针对不同失眠类型来选择用药,我们失眠的临床类型比较多,有脾胃虚弱导致的失眠,由阴虚内热导致失眠,还有肝气郁结导......
  • 一、胃怕寒,胃是娇弱的器官,对寒凉的刺激比较敏感,所以胃部要注意保暖,不要吃太多寒凉的食物。二、胃怕撑,吃得太饱会使胃排空延迟,从而造成消化功能紊乱。三、胃怕晚,很多人因为工作忙或者其他原因不按时吃饭,饿了就忍着,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毛病。......
  • 黄芪泡水不是谁都能喝,我们都知道黄芪泡水好处多,对脾虚失眠都很有帮助,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喝的。对于感冒发热者,阴虚湿热者,或者身体处于虚弱的状态,此时喝黄芪水可能使得病情加重,甚至会出现头晕,上火等不适情况,所以这类人群最好不要喝。其次,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