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眼科针灸疗法

    眼为宗脉之所聚,脏腑精气通过经络上滋于目而视物精明。眼科针灸疗法,是在辨明眼病的寒热虚实,验明经络的部位之后,选取适当的穴位,利用针刺与艾灸,或补或泻,使经络通畅,气血调和,正复邪除,以退赤消肿,收泪止痛,退翳明日,从而达到治疗眼病的目的。

    历代眼科书籍对针灸治疗眼病屡有记载,有效穴位较多。近几年,又发现了一些新的穴位,效果甚好。对眼周围的穴位,一般禁灸,同时在针刺时要特别小心,因眼眶组织疏松,血管较多,且上通于脑,不慎可刺伤眼珠或导致出血及其他意外。

    现将眼科常用穴位及其主治疾病介绍如下。

    一、体针常用穴位

    (一)眼周围穴位

    1.睛明主治迎风流泪,针眼,上胞下垂,风牵偏视,暴风客热,天行赤眼,火疳,黑睛翳障,圆翳内障及多种瞳神疾病。

    2.攒竹主治同睛明穴。

    3.丝竹空主治针眼,胞轮振跳,上胞下垂,风牵偏视,暴风客热,天行赤眼,聚星障,火疳,瞳神紧小等。

    4.瞳子醪主治针眼,上胞下垂,风牵偏视,青风内障与绿风内障,瞳神紧小,暴盲等。

    5.阳白主治针眼,风牵偏视,黑睛翳障,圆翳内障,青风内障,绿风内障等。

    6.鱼腰主治针眼,上胞下垂等。

    7.四白主治针眼,胞轮振跳,风牵偏视,近视,远视,聚星障,青风内障,绿风内障等。

    8.承泣主治针眼,流泪症,胞轮振跳,风牵偏视,黑睛翳障,暴盲,近视,远视。

    9.球后主治圆翳内障,视瞻昏渺,暴盲,青盲,近视,远视。

    10.上明主治青盲。

    此外,太阳、风池、翳明、头临泣、头维等头部穴位也常用作配穴应用。

    (二)经络远端穴位

    常与眼周围穴位配用。常用的有尺泽、列缺、内关、神门、合谷、曲池、臂闹、外关、养老、肩中俞、三阴交、行间、太冲、足三里、光明、肝俞、脾俞、肾俞、昆仑、气海、四缝等。

    二、耳针常用穴位

    耳尖、目l、目2、眼穴。主治天行赤眼,暴风客热,瞳神紧小,青风内障,绿风内障等。

    此外,还有梅花针与头针,简要介绍如下:

    (一)梅花针

    用梅花针叩打眼眶周围的一些穴位,如睛明、攒竹、鱼腰、四白、丝竹空、太阳等穴。

    主治近视,胞轮振跳。

    (二)头针

    常用部位:视区。在枕外粗隆突水平线上,旁开枕外粗隆1厘米,向上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4厘米长直线即是此区。

    操作方法:取坐位、平卧位或侧卧位均可,选好刺激区,常规消毒,用2.5—3寸的26—28号针沿头皮捻转进针,斜刺人头皮下,勿刺在皮内或骨膜,达到该深度后,加快捻转,捻转频率为每分钟240次左右,不能提插。达到麻胀感后,留针5—10分钟,再行针2次,留针2次,即可起针。起针后应以棉球稍加揉压针眼,以防出血。

更多中药材
  • 这是一个赵先生, 31岁,主诉是胃疼六个月,这三天比较重,那么这个患者,是没有明确的原因就出现了胃疼,胃胀,然后有恶心,呕吐,嗳气。善叹息,胃镜检查呢,十二指肠球部有一个溃疡,因为工作原因没有及时治疗,他现在主要症状还是胃疼,胃胀,然后有恶......
  • 今天分享这个病例呢,是一位安先生,男性, 29岁,他的主诉就是便溏半年,就是大便不成形,有时成粥状,大便也不太规律,要是吃不好了,就容易腹泻发作,尤其还是劳累时比较重,情绪波动的时候也比较严重。在当地他吃过不少的中药,症状改善不是很明显,就......
  • 这个患者来看的时候,这个疼痛有时候有,有时候就没有。平常呢,可能工作总有应酬,吃肥甘厚味,这个胃口也比较壮。然后呢还有就是熬夜,他近半年来就出现这个右胁疼痛,早晨起来口中有异味儿,有时候也有反酸,胃口也有胃胀的表现。做彩超检查的时候就是胆囊......
  •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讲一讲这个脾胃虚补脾,为什么有的人一补就上火,越补越上火,针对这个问题,我今天跟来跟大家共同探讨一下。建议点赞收藏转发给你身边有同样症状的人,脾虚跟胃实他俩是一对相对的,当然这个胃实的时候我们就叫脾满了,就是胃堵得慌胀的,......
  • 阴虚和阳虚都属于这个叫虚症,常常是并同存在的,也就是说阴虚到了一定程度一定会有阳虚,那么阳虚到了一定程度也会伴有阴虚,治疗的时候有轻重之分,但不能顾此知彼,那么阴虚的症状很多,包括阴虚盗汗,阴虚五心烦热,但是阴虚热痛是一个特别的一个症状,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