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息肉痔

    息肉痔

    息肉痔是直肠内的赘生物,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临床可分为单发和多发两种,前者多见于儿童,后者多见于青壮年,如果很多息肉积聚在一段或全段大肠者称息肉病,多为恶性。相当于西医的直肠、结肠息肉。

    [病因病机]

    本病多因湿热下注大肠,以致肠道气机不利,经络阻滞,瘀血浊气凝聚而成。

    [诊断]

    2—8岁的幼儿发生息肉多为单发;成年人尤其是50岁以上者出现息肉,多为结肠、直肠腺瘤,常为多发。

    临床上因息肉大小及位置高低不同而症状各异。位置较高的小息肉一般无症状。低位带蒂息肉,大便时可脱出肛外,小的能自行还纳,大的需用手推回。多发性息肉常伴腹痛、大便带血或血液与粘液相混。

    肛门指检可摸到位置较低的息肉,质地柔软,带蒂,活动度大。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能更清楚发现息肉的数目、大小及表面情况。

    病理切片可以明确息肉是良性还是恶性。

    [鉴别诊断]

    一、直肠癌早期为大便带血、血色暗红或血与粘液相混,继则大便习惯改变、便意频繁、大便变形。直肠指检或镜检可发现凹凸不平的肿块,触之质地坚硬不移。组织活检有助诊断。

    二、肛乳头肥大发生在齿线处,肛乳头因慢性炎症而肥大,常为单发、无蒂、无大便出血,活检可以明确诊断。

    [辨证论治]

    本病以外治和手术治疗为主,如伴出血,或多发性息肉者,可配合内治法。

    一、内治法

    (一)热伤肠络大便带血或滴血,色鲜红,息肉表面糜烂充血或有渗血,大便时脱出或不脱出肛外;舌红,苔黄,脉数。

    辨证分析:湿热浊气内结,气血壅滞,经络不畅,发为息肉;热甚伤及肠络,则大便带血;舌红、苔黄、脉数均为热邪为患之象。

    治法;清热凉血。

    方药:凉血地黄汤加减。

    (二)湿热下注大便带血,血与粘液相混,大便时肿物脱出,肛门坠胀或腹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或弦数。

    辨证分析:湿热之邪下注肛门直肠,与浊气互结发为肿物;湿热内蕴,伤及肠络,则大便带血;湿邪为患则血与粘液相混;湿热为患,日久伤及正气,中气不足,气虚下陷,加之湿热下趋,则大便时肿物脱出;湿热蕴结,气血不畅,则肛门坠胀,腹部疼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或弦数为湿热之象。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革藓渗湿汤加减。

    二、外治法

    灌肠法适用于多发性息肉。用5%一6%明矾液50一l00mL保留灌肠,每日1次;或取乌梅、五倍子、紫草、贯众各15g,牡蛎、夏枯草、海浮石各30g,共煎水200mL,每次l00mL保留灌肠,每日1次。

    [其他疗法]

    一、注射疗法

    (一)适应证适用于小儿无蒂息肉。

    (二)操作方法术前19’oo肥皂水洗肠1—2次,患者取侧卧位,局部消毒麻醉后,在肛镜下找到息肉,新洁尔灭或络合碘消毒,将6%一8%明矾溶液或5%鱼肝油酸钠注入息肉基底部,一般用药0.3—0.5mL,术后控制大便2天,常规使用抗生素2—3天。

    二、结扎疗法

    (一)适应证适用于低位息肉。

    (二)操作方法术前千分之一肥皂水洗肠1—2次,患者取侧卧或截石位,局部消毒,局麻并扩肛后,用食指将息肉拉出肛外或在肛镜下用组织钳轻轻夹住息肉,用4号丝线于息肉蒂根部结扎或贯穿等扎,再剪除息申。术后使用抗生素2—3天以预防感染。

    三、电烙法

    (一)适应证适用于较高位的息肉。

    (二)操作方法膝胸位或侧卧位,在肛镜下或乙状结肠镜下找到息肉,局部消毒后用电灼器烧灼息肉根部,无蒂息肉可烧灼中央部,烧灼不宜过深,防止损伤深部组织。术后控制大便3天,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四、肠切除术

    适用于高位多发性腺瘤。必要时可考虑作肠段切除术。

    [预防与调摄]

    一、及时治疗相关疾病,如慢性肠炎、肛窦炎、内外痔等。

    二、保持肛周清洁卫生,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结语]

    息肉痔多由湿热下注,壅滞肠道,瘀血浊气疑聚而成:其主要表现为大便时肛门肿物脱出,或大便出血,检查时直肠粘膜有小肉突起,多有蒂,色鲜红或暗红,质软而嫩,易出血。单发息肉多见于儿童。多发性息肉多见于青壮年,本病以手术治疗为主,注射疗法适用于小儿无蒂息肉,结扎疗法适用于低位带蒂息肉,电烙法适用于较高位的息肉,息肉病患者宜行肠段切除。

更多中药材
  • 在临床上会遇到许多这个排便困难的人,尤其是有一些患者大便并不是很干燥,也没有成块成球,甚至大便是条状的,或者是不成型的,但是呢,去了厕所以后呢,却便不净使劲又排不出,那么有时候这样患者会一天去好几次厕所,甚至七八次厕所啊,严重影响了这个患者......
  • 那么第一个呢,就是长期要保持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要做到饮食不宜过饱,适当的控烟控酒,这个饮食习惯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吃饭要慢啊,在临床上见到一个患者,他明显感觉吃饭稍微一快,那么这个症状就容易出现,容易出现打嗝啊,反酸、烧心,这些症状就会加重......
  • 第一种啊,中医叫做痰热内阻型,这一类患者一般都是阳盛的体质,平时饮食啊也比较的不在意,就是胃口比较好,有一些辛肝肥厚包括喝酒啊来者不拒,受这样因素影响呢,时间长了以后啊,经常性的在胃黏膜表面产生炎症,最终会形成萎缩性胃炎,找我们看病的时候,......
  • 鉴于我们目前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也有很多的胃病啊,都建议大家去做一下这个胃镜肠镜的检查,那么你不要说相信某一个人摸一个脉,就告诉你,你胃里面长息肉了,一定要通过胃镜来确认,那么有些事情不能捕风捉影,就是用药调理了,那么比如说这个糜烂性胃......
  • 胃食管反流病容易反复,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患者在饮食上的不注意,还有一些患者说就是在这个情绪上的难以控制。胃食管反流病除了药物治疗以外,在生活上要严格遵循三忌三戒。第一个就是忌油腻食品。人在高脂肪饮食以后啊,胃的排空速度慢,容易刺激这个胆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