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滑胎

    滑胎

    凡堕胎、小产连续发生3次以上者,称为“滑胎”,亦称“数堕胎”。

    本病类似于西医学的习惯性流产。但有些古代医著所言滑胎,是指临产催生的方法,不是“滑胎”病证,不属本节讨论范围。

    [病因病机]

    主要机理是冲任损伤,胎元不固,或胚胎缺陷,不能成形,故而屡孕屡堕。常见分型有肾气亏损和气血两虚等。

    一、肾气亏损

    先天禀赋不足,肾气未充,或因孕后房事不节,纵欲所伤,以致肾气亏虚,冲任不固,胎失所系,而致屡孕屡堕遂为滑胎。

    二、气血两虚

    素体虚弱,气血不足,或饮食、劳倦伤脾,气血化源不足,或大病久病,耗气伤血,都可导致气血两虚,冲任不足,不能载胎养胎,故使屡孕屡堕而为滑胎。

    [辨证论治]

    本病主要以滑胎及伴见的症状、、舌象、脉象作为辨证的依据。对某些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病例,可借助妇科检查和有关实验室检查找出病因,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虚则补之”是滑胎病证的主要施治原则,并应掌握“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在未孕前宜以补肾健脾、益气养血、调固冲任为主。妊娠之后或怀疑有孕之后,即应保胎治疗,不要等到流产先兆症状出现才去保胎。服药期限应超过以往滑胎月份之后,且无胎漏、胎动不安征象时,方可停药观察之。

    一、肾气亏损型

    主要证候:屡孕屡堕,甚或如期而堕,头晕耳鸣,腰酸膝软,精神萎靡,夜尿频多,目眶黯黑,或面色晦黯,舌淡,苔白,脉沉弱。

    证候分析:肾虚冲任不固,胎失系载,故屡孕屡堕;肾虚髓海不足,空窍失养,故头晕耳鸣;肾虚命火不足,阳气不能外达,则精神萎靡,目眶黯黑,或面色晦黯;肾虚膀胱失约,则小便频数,夜尿尤多;腰为肾府,肾主骨,肾虚则腰酸膝软。舌淡,苔白,脉沉弱,为肾虚之征。

    治疗法则:补肾固冲安胎。

    方药举例:补肾固冲丸(《中医学新编》)。

    菟丝子、续断、巴戟天、杜仲、当归、熟地、鹿角霜、枸杞子、阿胶、党参、白术、大枣、砂仁

    方中菟丝子、续断、巴戟、杜仲、鹿角霜补肾益精髓,固冲安胎;当归、熟地、枸杞子、阿胶滋肾填精养血而安胎;党参、白术、大枣健脾益气以资化源;砂仁理气安胎,使补而不滞。全方合用,使肾气健旺,胎有所系,载养正常,则自无堕胎之虑。

    二、气血两虚型

    主要证候:屡孕屡堕,头晕眼花,神倦乏力,心悸气短,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细弱。

    证候分析:气血两虚,冲任不足,不能养胎载胎,故使屡孕屡堕;气血两虚,上不荣清窍,则头晕眼花,外不荣肌肤,则面色苍白,内不荣脏腑,则神倦乏力,心悸气短。舌淡,苔薄,脉细弱,为气血两虚之征。

    治疗法则:益气养血安胎。

    方药举例:泰山磐石散(《景岳全书》)。

    人参、黄芪、当归、续断、黄芩、川芎、白芍、熟地、白术、炙甘草、砂仁、糯米

    方中人参、黄芪、白术、甘草补中益气以载胎;当归、白芍、川芎、熟地补血以养胎;砂仁、糯米调养脾胃以安胎;续断补肾强腰以固胎;白术配黄芩为安胎要药。全方合用,有双补气血,固冲安胎之效。

更多中药材
  •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个古方,用来解决脾虚脾湿、脾寒、脾积以及肝郁克脾等等的问题。这个古方其实就是实皮散,它是由槟榔、茯苓、白术等等组成的,可以健脾利水,解决脾虚脾湿的问题。其中呢,槟榔破积,降气行滞,作用于胃和大肠经,并且有降气行水的作用。茯......
  • 那么痰湿体质的人身体有什么特征呢?第一:腹部松软,赘肉比较明显。第二:舌苔厚,容易口干口苦。第三:皮肤出油比较多,容易出汗。第四:倦怠多思,少言懒动。大家发现有上述这些典型的特征以后,或许暗示你也存在着水湿之气比较重的问题,建议要及时调理。......
  • 肝气郁结在临床上常见有四类症状。第一,平常的唉声叹气,情绪波动比较大。第二,胸闷,胸胁胀痛,女性同志呢是乳房胀痛。第三,入睡比较困难,并且容易醒,梦多,头胀头疼。第四,嗓子里面总感觉到有异物,四肢沉重,乏力等等。出现了以上四种症状该怎么办呢......
  • 这个木香顺气丸,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行气化湿,还有健脾和胃这样一个作用。我们都知道脾胃属于三焦当中的中焦,起到一个让浊物下行让清气畅行的作用。但是当湿邪阻滞脾胃以后,中焦交通的功能就被破坏,从而导致浊气不能下行,而有时候反而往上走,就会产生一系......
  • 由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白芍药,熟地黄,川芎所组成。其中当归能够补血养血,活血通经。川芎呢,是行气养血的一把好手,还有血家之气药的美称,并且它还能够止痛,比如说痛经和常见的一些头痛。白芍呢,它既能柔肝养血,又能平肝止痛,还能收敛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