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50例临床观察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是临床上常见的眼病。常发生于老年人,多合并高血压或动脉硬化症。其发病机制尚不甚清楚,治疗也非常困难。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50例(58眼),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50例(58眼)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32例,女18例;左眼24例,右眼22例,双眼4例;主干阻塞36例,分支阻塞14例;最大年龄72岁,最小23岁,平均年龄55岁;50岁以上39例占78%,50岁以下11例占22%;病程最长11个月,最短5天。5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视网膜动脉硬化;血脂偏高占52%,合并高血压占22%,血液粘稠度增高占72%,心电图异常占28%。

    1.2治疗方法 口服维脑路通200mg,复方芦丁2片,地巴佐20mg,均3次/d,阿斯匹林100mg,1次/d口服,静点血栓通400mg+生理盐水250ml,1次/d,15天为1疗程。中药取麝香每次0.05g,2次/d,连服5~7天。方药以生地、当归、丹参、赤芍、川芎、桃仁、红花、牛膝、甘草等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15天,在早、中期应用,晚期服杞菊地黄丸,1丸/次,2次/d。

    2结果

    疗效分析:(1)治愈:视网膜出血全部吸收或基本吸收,视网膜水肿消退,视力提高3行以上22例,占44%;(2)显效:视网膜出血部分吸收,视网膜水肿消失,视力提高1~2行25例,占50%;(3)好转:视网膜出血部分吸收,视力无明显变化有3例,占6%,总有效率为100%。

    3讨论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属中医暴盲范畴,是老年人常见的眼底病之一。本病由于情志异常,引起气 滞血瘀或气血逆乱,上壅窍道使目脉络阻塞而致病。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早、中期以滋阴凉血止血,活血化瘀为主,后期以滋阴益肾明目为法,辨证论治,总有效率100%。

    麝香具有开心窍,通经络,通行十二经上下,内透骨髓,外彻皮毛,芳香走窜,行气活络之功能,麝香散气血之力迅猛,其性能有助于其他药物功效的发挥与增强。根据现代医学对其药理研究表明,丹参、赤芍、川芎、桃仁、红花等药为活血化瘀的良药,能降低血液粘稠度,并有抑制凝血及血小板凝集作用,使外周血管扩张,改善微循环和局部代谢,有利于组织的修复;丹参能活血化瘀,促进毛细血管中血流速度加快,使血流变学趋于正常;生地可清热生津、滋阴凉血。根据笔者的临床实践,体会上述十余种药物是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较为有效的药物,在此基础上随证加减,即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单位:1028000内蒙古通辽市医院

    2内蒙古通辽市后旗毛道吐卫生院

    3内蒙古通辽市后旗妇幼保健院

更多中药材
  • 大大家都知道我如果我们冬天怕冷是正常的,但是为什么有些人夏天也怕冷呢?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说一说,建议大家点赞收藏转发给你身边有同样症状的人。那么今天呢,就看了一个患者,就是特别怕冷怕风,然后夏天也要穿上棉服,那么现在又要到夏天了,其实有些人呢......
  • 这是一个女性患者,44岁,胃疼这个毛病很多年了,有时候隐隐作痛,有点还有呕吐,有时候反酸,饮食也下不去,觉得胸脘部就是比较胀闷,腹中有时候肚子咕噜咕噜响,她自己感觉就像打雷那么响,大便有稀溏的,每天呢有三四次,然后身体还是比较消瘦,气短愿意......
  • 关于中医药这个应用这块儿啊,我建议大家还是用中医辨证更精确一些,我不建议大家随便就去吃这个六味地黄丸。那么中医讲究这个辩证啊,虽然它是一种宏观医学,但是辨证施治这块儿,通过这个辩证呢,更精准一些,不光有利于用药的疗效,有利于就是辨清患者的体......
  • 今天讲这个患者是李女士,61岁,它的主要表现就是胃脘灼热胀痛有四年了,近一个礼拜是比较加重,她有这个胃脘部灼热胀痛,然后还有这个胸部一个痞满,觉得胸闷,类似于胸闷的感觉,还有点恶心有干呕,有反酸。那么胃镜检查呢,她就是一个慢性萎缩性胃炎,期......
  • 大便排出费劲,这一类患者呢,常常是四五天不排便一次,有时候就感觉这个大便呢,在肛门口就是排不出来,甚至严重的患者呢,排便一次以后,肛门部都有坠胀感,最严重的患者就是脱肛了啊,由于这个过度用力吧,就是出现直肠脱垂,脱出肛门之外,那么今天呢,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