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陈退翁与《伤寒针灸穴解》

    关键词:陈退翁《伤寒针灸穴解》

    据文献记载,由清至近代(公元1644~1948年),清代医者重药而轻针,针灸逐渐转入低潮,好的针灸著作更是少见,是针灸学术的衰落时期。究其原因,清代医者轻视针灸与上层阶层有密切的关系,它们借口针灸“脱衣露体,有伤大雅”以鄙视针灸。在这非常时期,陈退翁的《伤寒论章句》问世了。

    陈退翁生平

    陈氏详细生平史料,一般医史文献馆未存,但据退翁先生之友人王有树(植庭)在本书卷首所作‘王叙’中,尚有些许迹象可寻:陈退翁(恭溥),清代咸丰年间候官(现闽候)人氏。退翁幼习举子业,即好博览群书,及壮,遨游湖海间,见闻益广,退而以岐黄之术著。其治病用药一宗仲景之法,又能神明而变通之,以故应手生春,十全为上。道光二十六年,定居台江著成《伤寒论章句》。陈氏一生精力尽于此书,虽年近古稀,犹胘胘以活人。《伤寒论章句》的问世,被学仲景者奉为圭臬,循是以辨证而施方,卓然自成一家。

    《伤寒针灸穴解》概貌

    《伤寒论章句》全书计分为六卷,而《伤寒针灸穴解》附于最后一卷。其内容按次序依次为:针足阳明法、刺风池风府法、刺期门法、刺大雄肺俞肝俞法、灸太溪穴法、灸背恶寒法、刺便脓血法、灸温其上法、灸厥阴厥法。仲景《伤寒论》,医学之准绳。陈氏编本书的目的:“较之修园,浅而又浅,期与及门,易于领会。”其特点是:在伤寒针灸腧穴各论中增加了穴解。此部分应为初次尝试,用中医理论对腧穴的功能和应用范围进行解释,阐明针灸腧穴能治疗疾病的道理,在治疗各病种中增加了选穴和配穴的方法,使理、法、方、穴、术成为一体。其学术意义在于:使学习《伤寒论》特别是学习《伤寒论》的各种针灸法,得到更通俗的指导。而对《伤寒论》各方主张灵活应用,不能拘泥于六经,故凡临床、授徒,都有很大帮助。

    《伤寒针灸穴解》范例解读

    《伤寒针灸穴解》共有“九法”范例,今择其一结合临床给予分析。刺期门法:期门,上一穴,左右各刺出血。主治胸中烦热、奔豚、胸胁痛、支满,男子妇人血结胸满,伤寒过经不解。刺期门穴者,泻肝实以通经脉也。如妇人热入血室,见于伤寒论,是说妇人中风发热恶寒,适月经来潮,表邪乘内陷血室,七八日后表热已除,而症见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此热与血结,病及厥阴,而肝藏血,主疏泄,故可取期门穴治之。现代针灸学认为,期门一穴,除主治肺系病症、心系病症、脾系病症外,尚能治疟。疟症若由于病邪入于阴经。或疟疾日久不愈,瘀血结于胁下,可取期门治之,其原理为肝藏血,厥阴可疏解病邪由阴出阳之故。

    龙岩市第二医院(福建,36400)相鲁闽

更多中药材
  • 这药名字听起来非常长,但是在日常生活当中算是非常常见的一种中药,古宝牛黄琥珀猴枣散,是由活血祛痰由活血化瘀与消除呼吸道痰浊壅塞两大部分组成,猴枣散含马兜铃科植物细辛,有马兜铃酸,会对肾脏造成损伤,应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咳嗽是一种防御反......
  • 现在我们的家长大多数都存在一种叫做高血压的疾病,出现了这种疾病的话,和我们日常的饮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高血压不及时的控制,还有可能会导致脑血管疾病的出现,所以大家千万不能掉以轻心,桑白皮这种药材就有控制血压的效果,那么到底桑白皮功能都有哪些......
  • 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出现同名同姓的情况是非常多见的,但是对于植物来说,基本就没有重名的情况,但是有的植物名称还是比较相似的,尤其是中药材里面,我们要学会分辨二者的功效,以免出现拿错药物之类的情况,洋金花就是曼陀罗,那么到底洋金花闹羊花的功效区别......
  • 痛风这种疾病是现在的高发疾病,尤其是青年男性朋友们,痛风是因为我们摄入的含有嘌呤的食物过多,从而导致了体内的尿酸值高,而引发了痛风疾病,痛风会让患者痛不欲生,而且目前没有特殊的治疗痛风的办法,只能在发作的时候服用止疼药物,那么洋金花能治痛风......
  • 罗汉果这个名字对于大家来说应该不是陌生的,但是现实中真正吃过罗汉果的人却是不多的。其实罗汉果是一种植物,而且这种植物是可以食用的,一般人都可以吃,那么,高血压患者是不是同样也可以吃呢?这个问题是一直萦绕在我们的高血压患者心中的一个问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