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岭南中医》读后

    关键词:《岭南中医》书评

    近读沈英森教授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新版《岭南中医》,研读后,深感它是一要论述岭南医学史的好书,特色明显,受益菲浅。

    1、填补空白

    “岭南”、“岭表”之称始见于晋,包括今广东、广西、海南等地。由于五岭山脉横亘湘赣与粤桂之间,形成一个特殊地域地理环境,不仅自然条件如气候、风土、物类与中原有异,而且人的体质、生活习惯、疾病、生产活动等人文与经济条件亦不尽相同。这些条件因素的长期组合、联系,与文化一样,医学亦具岭南地区特点,诸如重视岭南地区多发疾病的防治研究、重视岭南地区特产的中草药研究、重视汲取海外新知、勇于对外交流等等。岭南开发甚早,秦代经营已具规模,赵佗(?-137年)初为南海郡龙川县令、南海尉;秦末兼并桂林、南海、象郡而建南越国,汉初封为南越王,据广州考古发掘,当时的文明程度已相当水平。在医学方面继承发扬了祖国医学主流的优良传统,又突出了岭南地区特点,经过二千余年的演变发展,逐步形成了岭南医学。然而迄今研究岭南医学史的专著甚少,吴粤昌《岭南医徵略》用了将近30年时间广为搜集经史子集、地方志、医籍中的史科,为500余名岭南医家作传,开研究岭南医学史之先河,可谓贡献卓著。惜未能探索岭南医学史之全貌。《岭南中医》填补了这一方面的空白,它涉及岭南医学的源流、教育、专科特色、医学人物诸多方面,进行了非常有益的探索。

    2、内容丰富

    《岭南中医》首章概述了岭南医学的历史源流、古代医事制度、近代中医社团与中药行商组织、中医椠本与期刊、岭南中医特点;二章专述中医教育;三章论述中西医学交流,包括西洋医学的传人、中西汇通派医家与岭南中医的革新思潮;四至七章分别论述儿科、草药、针灸诸专科的发展与贡献;八章讨论医家、医案、医话,多选载原文,以按语分析,供人研读。通篇时间跨度大,涵盖内容多,占有史料丰富,是难得的研究岭南中医的工具书。

    3、有史有论

    全书引证宏博,检索文献不下数百种,除医籍、刊物之外,文史、方志、笔记、类书不少。在科学性方面有医籍的出版年月、医家出生地,病名多有古今对照,每章之后附有参考文献。在立论方面态度严谨,实事求是,审慎归纳。如以岭南中医特点提炼出四性:继承性,岭南医学是古南越人民族医学与中原主流中医学的融合;区域性,岭南医学是祖国医学在岭南独特地理气候条件和人群体质的因地因时制宜与变通应用;务实性,岭南医家重临床、务实际、求疗效、讲方术而理论学说比较粗糙;包容性,岭南医学由于岭南为我国对外交流的窗口,它是地方医学、中原医学与外来医学的混合。这些论点很为中肯,也引出发展岭南医学的方向。岭南医学源于祖国医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有地域性特色,值得深入发掘与发展。因此《岭南中医》的问世具有现实意义,值得医家一读,既可开阔眼界,增加知识,又能获得经验教训,理清方向,使之向前发展。“岭南”所该者广。我们希望《岭南中医》更多的吸收广西、海南的中医史,使之更臻完善与丰富。

    广州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广东,510315)靳士英

更多中药材
  • 在我们脾胃病科有脾胃症状的病人比较多,也有许多患者有腰疼。到我们脾胃病科来看病的时候呢,他往往没有注意这个腰痛,我们在问诊的时候呢,就要注意,因为这个脾啊和肾呢,一个是先天之本,一个是后天之本。所以说这个腰痛啊,跟我们的胃痛,跟我们的胃胀,......
  • 我们在临床上呢,常见的问题归结一点就是两个字代谢。往往患者会说我现在消化不好,光吃不拉,或者说吃得多拉得少,大便就有点费劲了。这个费劲呢,并不是干燥,只是大便呢,便条变细啊。上厕所待的时间比较长,患者的心理上就感觉这事特别不正常,是否问题特......
  • 前几天我看了一个小患者啊,年轻不到30岁,然后他就是有胃胀,身上没劲儿,平时呢吃点饭就饱,有打嗝儿,也没精气神儿,有时候呢还有胸闷的症状,嗯,甚至有咽部的异物感,他大便呢,也变得有时候就会稀一些,吃点凉的呢,就容易拉肚子。这个患者呢,从脉相......
  • 最近呢,在临床上经常看到一些患者,包括一些年轻患者有这个眼干眼涩啊,视力模糊这些症状,可能有些患者呢,因为工作原因啊,总是坐着,有一些患者可能是运动量也比较少,还有些患者就是平常由于工作关系吧,这个喝酒抽烟也比较重,还有一些老年患者呢,他就......
  • 今天跟大家讲一个临床也比较常见的一个案例吧,也是我们在消化科比较常见的一个症状,这个病人呢,来看病的时候,这是一个63岁的一个男性,他来找我看病的时候,他说他主要症状就是夜尿多,之所以到我们消化科来呢,就是他除了夜尿多之外,这个腹胀症状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