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乌镇派”医源渊薮,传衣钵品学相兼

    江南名镇——乌镇,在历史上有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它曾经是二省(浙江、江苏)、三府(湖州府、嘉兴府、苏州府)、七县(桐乡、吴兴、嘉兴、秀水、归安、吴县、乌程)的交界处。这里水陆交通方便,商贾云集,人文荟萃,所以名医辈出。在清代、陆定圃的《冷庐医话》中,就十分明确地指出,这里的医家自成一派,称之谓“乌镇派”。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张千里、孔广福、僧越林、沈子畏等。

    张千里,名重,幼字子方,字千里、广文,号梦庐,祖籍嘉兴,后徙桐乡乌镇之后珠村。生于乾隆甲辰,卒于道光巳亥(公元1784~1839年),享年56岁。儒而精医,善诗能文,擅长书法,学术造诣很深,与越林上人、吴芹被誉为“西吴三杰”。长于时病之诊治,常能起沉疴,出险入夷,故求医者络绎不绝,遗案丰富多彩,有《珠村草堂医案》《四时感证制治》《外科医案》等专本流传,出有选入《清代名医医案精华》。由于他博采众长,取舍有度,故能胆识过人,通变古法。其治时令病,虽以《瘟疫论》《温热论》为依据,但处方选药又不尽相同,择善而事。张氏还善于吸收他人之长,如宗喻氏“激囊法”,治平湖高某“水饮内蓄案”;以洋参、麦冬、沙参、石斛通养胃阴,实师法叶氏也。子,光裕,亦儒医也,乃桐邑庠生,能承父业,惜年仅48岁。

    僧越林,亦称逸龄,清代乾隆~道光间人。乌程籍,自幼遁迹禅门,住持乌镇西栅之“茜径寺”。诗、画、琴、棋皆能,博学精医,尤其擅治内、妇诸难症,有《逸龄医案》传世。弟子沈兰舫(成美),承其业,医名亦盛。兰舫传子謦斋,成为清代咸丰~道光间乌镇名医。其再传弟子有:湖州的吴莘田,乌镇的沈凤葆,均成为当地玳名医。尤其是凤葆,因医术高超,求诊者门庭若市,弟子甚众,计约四十余人,至今浙西精岐黄者,大多根于乌镇,其众多子弟中,张艺成更能开拓,曾悬壶于沪、杭,医名过乃师。迄今为止,承艺成业者,遍及大江南北。

    孔广福,字行舟,清代咸丰、道光间名医。始操疡科,继专内科,学宗吴门叶、薛,亦尚赣医喻昌,擅用辛凉、轻灵。有弟子张映珊(1837~1907年),继其业,颇有医名,辄济贫病,里人颂其德。子菊坤,得其父之真传,闻名遐迩。

    综观“乌镇派”的学术传人虽众,但其历代选择受业弟子时,十分严格,必须品学兼优,方能入室,这种形式也是代相沿袭,甚至要求先试抄方,后视情况满意者,再举行授业仪式。

更多中药材
  •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膏方制作好之后,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充分消化吸收是关键。对于脾功能不好的人,服用膏方前需要先服用运脾健胃的“开路药”,如一些经典处方六君子汤、平胃散、保和丸等,也可以先进行试探性调补,观察其服药后的反应。而对于脾胃功......
  •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组成 青蒿12克,银柴胡9克,桔梗9克,黄芩9克,连翘9克,金银花15克。主治 本方适应于临床多种发热证,如久热不退、外科术后感染、妇科热入血室、产后发热、妊娠发热,或原因不明的发热,症见高热寒战,寒热往来......
  • 商本平 张海燕 山东省荣成市人和中心卫生院大青龙汤有关条文见于《伤寒论》38、39两条。38条曰“太阳中风,脉浮紧……”39条曰“伤寒,脉浮缓……”联系《伤寒论》1、2、3三条不免使人疑窦重重。太阳中风脉本浮缓,伤寒脉本浮紧,如何又言“太阳......
  • 本期博主:罗大伦 中国中医科学院如果受寒,第一时间处理,就不容易变成很严重的问题,用温通经络的中药泡洗,效果就不错,还可加上引经药,效果会更好。这些天天气冷了,转眼冬天来了,有时候会着凉,会受风,如我们在外面的时间长了,站在风口了,或者穿得......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在多种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严重的全身性血栓出血综合征。其主要特点是凝血,纤溶功能亢进,微循环障碍,进而引起出血,脏器损伤,血细胞破坏,甚至休克。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病属中医“瘀血证”范畴。病因病机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