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治伤寒学法“六经”,探仲景旨出新义

    治外感热病,以汉代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创“六经辨证”之大纲。其后,凡治“伤寒”学者,必循古训,而用古方。吾浙江自宋代,朱翼中著《活人书》,创全面研究《伤寒论》之先例。其后,则有元代赵道震著《伤寒类证》,吴恕辑《伤寒论赋》等;明代更有吕复的《伤寒十释》,陶华的《伤寒六书》,许兆祯的《伤寒解惑》,张遂辰的《张卿子伤寒论》等;至清代则尤多,如张志聪的《伤寒论集经》、《伤寒论纲目》,张令韶的《伤寒论直解》,高学山的《伤寒尚论辨似》,柯琴的《伤寒来苏集》(内含《伤寒论注》、《伤寒论翼》、《伤寒附翼》《伤寒晰疑》),徐彬的《伤寒一百十三方发明》,沈明宗的《六经辨证治法》,沈又彭的《伤寒论读》等;近代有邵餐芝的《伤寒论新诠》等,计约130多部。或作诠释,或加整编,或发新义,为发扬仲景之奥秘,作了很多工作。

    吕复,字元膺,晚号沧州翁。生于元末,卒于明初,鄞县(今宁波市)人。少贫,因母病而攻岐黄,遇三衢郑礼之,谨事之。郑授以古禁方,及《色脉药论》诸书,复日记“诊籍”,购古今医书,日夜研究,穷其阃奥,自是者数年,乃出而行医,取效如神。著有《伤寒十释》,内有其对张仲景的评骘。

    陶华,字尚文,号节庵(又称节庵道人),余杭(今杭州市)人。生于明代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卒于天顺七年(公元1463年),享年94岁。史称其治病有奇效,治伤寒一服即愈,名动一时。著有《伤寒全书》五卷、《伤寒治例点金》二卷、《伤寒治例直指》二卷、《伤塞直格标本论》一卷、《伤寒段段锦》、《伤寒全生集》四卷。陶氏所著,受朱肱影响较大,在治法、分证等方面,有所发展,但前人对其论说褒贬不一。

    张遂臣,字卿子,号相期,祖籍江西,迁居钱塘(今杭州市)。生于明代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卒于清代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享年80岁。早年曾入国子监习儒,为明季诸生。体弱多病,遂日检方书,医术渐精,不仅自医,且为民众疗病,恒多效验。先卜居武康(今德清县)三桥里,明亡后,返杭州,居城东菖蒲巷(后称张卿子巷),以遗民自居。晚年,以擅治伤寒,而名倾海内,著有《张卿子伤寒论》七卷。本书以《注解伤寒论》为蓝本,旁采朱肱、许叔微、庞安时、王履等诸家学说,选论颇精,且参己见。

    张志聪,字隐庵,祖籍河南,仲景四十三代裔孙,其十一世祖游宦钱塘,遂卜居湖上为杭州人。生于明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卒于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享年86岁。受业于张卿子门下,并得名医卢之颐的教益,广览前贤医籍,药到病除,医名隆盛。志聪在数十年业医之际,为光大医学,而在杭州胥山,建侣山堂,聚同道、生徒等数十人,论医讲学,从者甚众。著有《伤寒论宗印》八卷、《伤寒论纲目》、《伤寒论集注》(此书系高世拭重订、付梓)等。

    张锡驹,字令韶,明末、清初,钱塘(今杭州市)人。学有家传,其先君子大章公,述岐黄诸书,并伏案而留手泽,尝谓锡驹曰:“汝当善于继吾志”。锡驹遵遗嘱,朝夕研读,并游名医张志聪门下,钻研伤寒,学乃大进,治疑难重症,药到病除,非时医所能及。撰《伤寒论直解》六卷,刊于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本书以《内经》理论阐述仲景学说,深入浅出,联系实际,颇多启示。

    高学山,字汉峙,清代顺治、康熙间,会稽(今绍兴市)人。少业儒,精岐黄。尝于读书时,觉喻昌之《尚论篇》,条文中较多似是而非处,为辨清似是之处,乃著《伤寒尚论辨似》四卷,全书辨注颇详,虽仍存瑕疵,亦有很大参考价值。

    柯琴,字韵伯,号似峰,生于清代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卒于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享年74岁。慈溪(今余姚市)人。好学博闻,工诗文,科举失利,焚书弃举子业。柯氏虑医道日晦,乃矢志于岐黄之学。游京师,而无所遇,过吴门,闻叶桂之医名颇盛,因栖息虞山(今江苏常熟市),闭门诵读,不显医名,深入研究《内经》《伤寒》,著《内经合壁》(已佚)一书。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著《伤寒论注》四卷,贯彻了“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的思想。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年 ),又著《伤寒论翼》二卷,再次强调:“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尔后,还著有《伤寒附翼》二卷,《伤寒晰疑》四卷。总合之,而汇为《伤寒来苏集》。叶天士曾展卷评曰:“有如是之注疏,实阐先圣不传之秘。”孙介夫曾赞其书“上下千载,驰骋百家,前无古,后无今,竭志谈心,穷晰至理”。

    徐彬,字忠可,清代康熙间,嘉兴人。受业于江西喻昌(嘉言),对仲景学说颇有研究,能提纲挈领,分析形证,阐发病机,言简意赅,辨证立法,丝丝入扣,于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刊《伤寒一百十三方发明》(又名《伤寒方论》)一卷,推崇《尚论篇》之分析,而补其论方之不足。另有《伤寒图说》一卷,《伤寒论注》等专著遗世。

    沈明宗,字目南,又名明生。清代康熙、乾隆间名医。擅治时病,从实践中体会“燥”邪当分温、凉,故其治病恒多验。治“伤寒”学,推崇方有执、喻嘉言等,于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著《伤寒六经辨证治法》八卷。本书编次仿《尚论篇》,但编注时,突出六经主证,较多个人发明。另有《沈注金匮要略》传世。

    屠人杰,字俊夫,清代乾隆间,嘉善人。博学强记,善于于撷取众家之长,于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著《伤寒经解》十卷,本书辑集前贤释《伤寒论》之善于本,并附己见,是一部有价值的,研究仲景学说参考读物。

更多中药材
  • 孕妇之所以成为全家人的保护对象,就是因为女性朋友在孕期的时候是非常脆弱的,很有可能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导致胎儿出现什么问题,尤其是孕妇的饮食,并不是大肆进补最好,而是要选择孕妇适合吃的食物,旋覆花是一种中药材,有很多的功效,那么这种旋覆花孕妇能......
  • 旋覆花在我国具有悠久的使用历史,神农本草经上对于这种药材进行了详细的记载。旋覆花具有治疗惊悸、水肿以及气胁下满的情况,服用后具有补中下气的效果。旋覆花全身都是宝,除了花朵可以使用之外,根以及茎叶方面也可以入药,特别适合一些刀伤以及平喘镇咳的......
  • 桂花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属于花茶,由桂花和茶叶窨制而成,香味馥郁持久,汤色绿而明亮,在采集、配置、生产、包装等各流程中,严格经过茶胚制备、新鲜桂花采收、茶胚窨花、通花散热、筛除花渣、复烘干燥、虑网包装、保质贮藏等8道工序。以广西桂林、......
  • 我们说到红糖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因为红糖具有补血等一些作用,最适合的就是女人们在经期的时候喝,对身体具有极大的好处;但是它也不仅仅就只是给女人们喝的,只是说它更适合她们喝,但是我们今天说的是桂花红糖的功效与作用,大家有没有了解的呢,那么下面就......
  • 火龙果也是最近几年才刚刚火起来的一种水果,之前都没有很多地方有引进这种食物,而火龙果的营养价值也告诉了我们这不仅仅是一种水果,而是一个小小的营养宝库啊;火龙果所含的各类维生素很全面,含量也很高,大家都知道火龙果有红心的也有白心的,当然,这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