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医理论保胎食物

    在整个孕期中,如饮食调量适宜,养护得法,则能至期顺利分娩。但是,如果孕后精神创伤,不慎房事,劳作过度,用药不当或跌仆闪挫等,则容易导致胎漏,胎动不安,堕胎,小产或滑胎。在浩瀚的中荮宝库中,可以保胎固胎的中草药极为丰富,现介绍其中六种佼佼之佳品,以供选用。

    白术:《本草正义》云:“妊娠养胎,依赖脾土,木能健脾,故主安胎。”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气血生化不足,固摄无权,胎失所养,故易发生胎漏下血,胎动不安。白术有扶正固本,补脾固胎之功,为治疗妊娠胎动不安的常用良药;如《傅青主女科》安奠二天汤:炒白术、炒山药、熟地各30g,炒杜仲、枸杞子、人参、炒白扁豆、山茱萸各15g,炙甘草10g,水煎服,日1剂。对于脾肾两虚,胎元不固,胎动不安者,颇有效验。

    杜仲:《本草求真》云:“杜仲,气味辛温,入肝而补肾,肾虚则胎元不固,固可用些温补以固胎元”。中医认为,孕期不节房事,以致肾气亏损,扰动胎元,故易发生胎漏下血,胎动不安。《证治准绳》中的杜仲丸:炒杜仲、酒续断各100g,为细末,大枣肉为丸,如绿豆大,早晚各服70丸,米汤送下。有益肾安胎之功,常服有保护胎元,预防堕胎之效。

    续断:《本草汇言》云:“续断,补续血脉之药也。所损之胎孕非此不安。”中医认为,续断有补益肝肾,调利血脉,止血安胎之奇功,为胎产保健之佳品。如《证治准绳》续断汤:续断、桑寄生、阿胶珠、茯苓、白术各15g,酒当归、川芎、炒香附各6g,人参、炙甘草各3g,生姜5片,水煎服,日1剂。对于肝肾不足,冲任虚损之妊娠下血,胎元不固者,屡用屡验。

    桑寄生:《药性论》云:“桑寄生,能令胎牢固,主怀妊漏血不止。”中医认为,桑寄生有补肝肾,益血,安胎之效,凡胎动、胎漏由于精血不足者,以及妊娠腰痛为常用之品。如《圣惠方》桑寄生汤:桑寄生30g,艾叶(微炒)20g,阿胶(捣碎)20g,先水煎上2味药,过滤取汁,然后加入阿胶搅至溶化,服下,日1剂。治疗妊娠血虚胎动胎漏,其效迅捷。

    阿胶:《神农本草经》载:“阿胶,主女子下血,安胎,久服益气。”《本草经疏》亦云:“阿胶,主女子腰腹痛,胎不安。”中医认为,阿胶有滋阴补血,止血安胎之功。如《金匮要略》胶艾汤:阿胶、艾叶、当归、白芍各10g,干地黄15g,川芎、甘草各6g,除阿胶外,加水适量煎煮,过滤取汁,然后加入捣碎的阿胶,搅匀溶化服,日1剂。为养血止血,调经安胎之组方。对于妇女冲任虚损之妊娠下血,腹中疼痛者,有温补止血,固护胎元之功。由于体弱而致胎动不安,屡有滑胎(习惯性流产)者,有良好的保健安胎之效。

    艾叶:《药性论》云:“艾叶,止崩血,安胎止腹痛。”《本草纲目》亦云:“艾叶,治少腹痛,调女人诸病,颇有深功。治妊娠及产后下血,尤著奇效。”中医认为,艾叶有温经止血,安胎之功。民间有一治疗先兆流产验方:艾叶(微炒)10g,砂仁(研末)3g,生姜5片,阿胶(捣碎)15g,鸡蛋2个。先将艾叶、生姜、鸡蛋同放砂锅内,加水适量同煮,待蛋熟去壳,复入原汁中,并将阿胶、砂仁放入,再煮二、三沸,吃蛋饮汤,最晚各1次。一般连用3天,可令胎固母安。

更多中药材
  • 大家在生活中应该都听说过一句话,那就是是药三分毒,所以大家都在用药这一方面比较的害怕,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中医以毒攻毒的治疗办法,有很多中药材本身都是具有毒性的,其中代表就是中药材砒霜,它就含有剧毒,那么大家听说过满山红吗,到底中药材满山......
  • 甜菊是一般人所熟悉的甘味料,也是南美洲巴拉圭与巴西交界处常见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甜菊的叶子含有名叫“甜菊素”的甜味物质,精制的甜菊素是无色无味的结晶,有砂糖200倍的甜味。糖尿病人能饮甜菊叶茶吗甜菊叶茶味甘性凉,归经肝、脾,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
  • 银耳在很多消费者的眼中觉得是一种食材而已,但其实银耳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那么,银耳的医用价值有什么?银耳味甘、淡、性平、无毒,既有补脾开胃的功效,又有益气清肠、滋阴润肺的作用。既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又可增强肿瘤患者对放、化疗的耐受力。银耳富有......
  • 艾条是我们中医临床上比较常用的一种中药材,这种药材在具体的使用过程当中,以熏艾和艾灸两种方式为主。艾条的作用主要是温筋通络,对于一些风湿关节性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艾条的功效根据其质量会有所差异,越是放置时间长的艾条渗透能力越强,其治病效果......
  • 肉桂是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十分常见的一种植物的干燥之后的树皮,它的气味是浓烈的香气,所以它可以作为调料出现在食物当中,除此之外,它还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是一种重要的药材,中医上面说,肉桂可以补温肾阳,还可以填精补血,同时对于一些人体内因为阴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