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望舌诊病

    1.舌体强硬

    指舌体板硬强直,运动不灵。以致语言蹇涩,也称为“舌强”。夕卜感热病,热入心包:高热伤津.使筋脉失养:内伤杂病,肝风夹痰所致。舌质深红者为热已入心包阻络:舌胖而有厚腻苔为痰浊:舌淡红或青紫为中风。

    2.舌体痿软

    指舌体软弱,无力屈伸,痿废不灵,称为“痿软舌”。为气血俱虚,筋脉失养所致。久病舌淡而痿.多为气血俱虚:新病舌干红而痿.多热灼津伤:久病舌绛而痿,多为阴亏已极。

    3.舌体颤动

    表现为舌体震颤抖动,不能自主。主要有虚损和动风二个方面。由于气血两虚。亡阳伤津,使筋脉失于温养和濡润或为热极津伤而动风。久病舌颤,蠕蠕微动,多属气血两虚或阳虚:夕卜感热病而颤动者,多属热极生风;或见于酒毒病人。

    4.舌体歪斜

    指舌体偏于一侧,称“歪斜舌”,病在左偏向右,病在右偏向左。风邪中络或风痰阻络所致。主中风或中风先兆。舌紫红,病势急者,多为肝风发痉;舌淡红病势缓者,多为中风偏瘫。

    5.

    吐弄舌

    指舌伸出口夕卜者为“吐舌”:舌微露出口,立即收回,或舐口唇上下左右,掉动不停,叫做“弄舌”。为心脾二经有热所致。吐舌全舌色紫,多见于疫毒攻心或正气已衰:弄舌多见于动风先兆或小儿智能发育不全。

    6.舌体短缩

    指舌体紧缩不能伸长,称为“短缩舌”,为危重证候。成因为寒凝经脉,或痰浊内阻,或热盛伤津,或气血俱虚。舌淡白或青紫而湿润为寒凝筋脉:舌胖而苔黏腻为痰浊内阻:舌红绛而干为热甚伤津动风:舌淡白胖嫩为气血俱虚。

更多中药材
  • 湿热久出不去,五个方法可以帮你把胃,肝,膀胱,大肠,关节的湿热赶去。这个脸上出油爱长痘,早晨起来口苦,一吃饭就肚子胀,胳膊腿上长湿疹,舌质发红,舌苔黄腻,这就是身体里边有了湿热。我们今天给大家分享五个方法,不管是湿热藏在哪里,都能把它赶出去......
  • 中医有一句话叫阴虚则痛,阴液在体内起到滋养润滑的作用,那阴液不足,压不住阳气,就会产生虚火,虚火灼烧,我们身体就会隐隐疼痛。还有渗出水和体内的阴液息息相关,所以就会出现以下六个部位的疼痛。第一个就是腰痛,腰为肾之府,肾阴不足,不能温煦腰部的......
  • 我们中医常讲辨证治疗,其实每一个人的体质不一样,导致失眠的问题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啊。有人入睡困难,翻来覆去整晚睡不着,有人睡着了之后他容易醒过来,一晚上醒来七八次,烦的不得了,甚至还有的人睡着之后人没有睡,差不多旁边有人喝水,他都知道似睡非睡......
  • 第一个啊尿频尿急,夜尿频繁,小便灼热发黄,情绪激动,这个时候湿热下前潜尿液黄就是主要的标志,可以参考龙胆泻肝丸。第二个,便秘我们说到肠道津液不足,肝火烧灼,那这个时候会口干,口苦,口臭,舌苔黄腻。也可以参考龙胆泻肝丸。第三个,腹泻拉肚子,那......
  • 我们中医常说啊,肝主藏血,主一身的气机疏泄,肝主筋,肝开窍于目,所以说肝的健康与很多脏腑都有关系,这个肝不好,人容易倒下,一点都不夸张。肝不好具体的表现有这些。首先,失眠多梦,肝藏魂,肝血亏虚,肝不藏魂,治疗需要养肝血,养心安神。那如果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