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趣话膏药

    中药在临床应用中有着不同的剂型,如汤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酒剂、露剂、胶剂等。其中膏剂包括两种:一种是将中草药用水煎熬,浓缩药通常带有滋补性质;另一种是将中草药放在植物油里煎熬,等药物焦枯后捞去药渣,再将油煎熬浓缩成半固体状作为外用,这就是制作膏药的原料。然后加入其他药粉,即可制成“布膏药”或“纸膏药”,这种膏药大都用来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疼痛以及疮痈疖肿等病症。

    《山海经》里曾记载一种羊脂类药物,用于涂擦皮肤防治皲裂,这可以说是最原始的

    膏药。《内经》里记载了一种“豕膏”,是单纯用猪油制成,用于涂治腋部小溃疡。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一书里,已经出现了膏药的方名了。它详细地介绍一些治疗疮痈、金疮、痹风等膏方,制法大都是将药物用苦酒浸渍后,加猪油煎沸,除去药渣放入雄黄、朱砂等药粉搅匀而成。公元七世纪唐代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一书中记载了一些膏方,其中有一张“乌麻膏”,是将药物用麻油煎煮后去渣、浓缩,加入黄丹、蜡等药物制成,善治疮痈

    疖肿,有止痛生肌作用。到了宋代以后,膏药的种类越来越多,治疗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有用于跌打损伤以止痛散瘀的,有的用于脓肿疖子以“抽脓拨毒”,有的用于创口生肌长皮,有的敷贴局部而治疗体内疾患

    膏剂除外用之外,内服类型的也不少。汉代时,制作内服膏剂已相当考究了,根据治疗

    用途的不同而选用相应的药物,加水煎熬后,滤去药渣,药液中加入蜂蜜与糖,熬制稠厚的药膏,可供长期使用。

    膏药治疗疾病,一方面由于膏药里所含的药物直接接触皮肤,通过皮肤的吸收作用进入到人体内而发生治疗的效果;同时膏药里大都配有辛香走窜的药物,如麝香、冰片等,这些药物本身的作用也能由体表向体内渗透,因此,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内服膏药一方面由于浓缩而便于服用和保存,另一方面又将药物的成分规范化、准确化,避免了煎熬方法不当的破坏和损失,使得疗效更为可靠。

    随着医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膏药种类更是举不胜举,其配方、制法、质量更是技高一筹,具有十分独特的疗效,深受人们欢迎。

    摘自:《家庭中医药》文/浙江·郭仲昊

更多中药材
  • 我们都知道啊,肥胖是对健康有危害的,比如说这个体脂率过高,这个体内的脂肪含量过多,会引起什么?高血压,引起胰岛素抵抗,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如果体重过瘦的话会导致什么呢?一样不是非常健康。这样的偏瘦的老年人呢,这个脂肪含量比较少,甚至呢肌肉含量......
  • 这个病人呢,是一个45岁一个男性,是自己做生意啊,平时呢,应酬啊,酒局也比较多,他在这个公司例行体检的时候呢,发现重度脂肪肝,然后呢,血脂特别高,我看到他一个月之前的那个体检报告了,胆固醇是7.8,甘油三酯超过了12,他自己都说了,当时抽完......
  • 这个出汗的类型啊,有很多,中医把它分为自汗,盗汗,那还有一部分病人呢?是自汗当中的一种,是以上半身出汗为主,特别是在稍微活动之后啊,或者是吃饭之后啊,或者是喝点水,马上就出现上半身出汗,以头面或者头颈部为主。那这样的病人呢,我们就要认真的分......
  • 临床上,我们发现有些老人过度的追求这些养生或者是健康,严格控制自己的饮食,或者以全素为主,甚至连蛋奶都不吃,临床上我们发现有个别老年人甚至因为控制这些饮食造成了营养不良,甚至是严重的贫血,是在临床上都发生过,这就得不偿失了。老年人随着年龄增......
  • 大家好,大家呢都对三伏贴呢有所了解,它的完整叫法呢,应该叫做伏九贴敷法,就是在三九和三伏进行穴位的贴服,利用药物渗透的原理,刺激穴位来达到振奋阳气,祛病防病的效果。那适合哪些人群呢?伏九贴服呢,适合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