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毒手药王

    费振钟

    金庸的武侠小说《飞狐外传》中写过一个江湖人物毒手药王,他居住在叫药王府的神秘山谷里,手中握有一本秘不外传的《药王神篇》,精研各种毒药,在江湖中自成一大门派。无论白道黑道,听到“毒手药王”的名头自然都是又敬又怕,轻易不敢上门,更别说碰他一碰。毒手药王是小说家笔下的虚构人物,药王府和《药王神篇》也属子虚乌有,然而话又说回来,金庸这样写倒也不尽是小说家言,而是颇有来历的。金庸之所以被称为新武侠小说的高手,不单单因为他善于结撰人物故事,而且还因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见识广博,“毒手药王”就是其中一例。也许金庸所本,其实就是传说中的神农故事。这样讲似乎有点儿牵强,但也有趣,照我看,神农老先生才是地地道道的毒手药王,他在尝百草时一天中就曾亲身经历过七十毒,如此神异,只怕《飞狐外传》里的那个毒手药王比他还差得远着呢。又有秦汉时人,托神农的名,写下一部《神农本草经》,里面记载的药物依毒性分上、中、下三品,虽说该书全本到了宋代已散佚不存,但是它的真实可靠以及珍贵的价值,亦足以让金庸仿造出一部绝世秘本《药王神篇》来的。

    最近读到李零一篇题名《药毒一家》的文章,恰巧谈的是药与毒的历史和文化。作者也提到了神农的传说及《神农本草经》,提到了中国的本草学传统,其中引申古人的说法,讲药即毒、毒即药,甚为明白:“古书讲‘毒药’,如《素问·移情变气论》说‘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周礼·天官·医师》说‘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也多半是药物的泛称”。“虽然中国的本草向以无毒为上,有毒为下,但良医活人,多藉猛药,所谓‘药不瞑眩,厥疾不瘳’(《孟子·滕文公章句上》),很多正是以毒药入方,通过配伍、剂量和炮制方法控制其毒性,猛、毒的界限并不好分”。这些话确实触及到了古代中国医药的起源和本质。上古之南方人民,由于生活环境和饮食方式,极易被毒所伤,因而疗毒之法不外以毒攻毒,由此总结出了一套毒药原理,并且产生了一批善于用毒的疾医。至于后世对于毒药的认识和应用,发生了种种偏差,比如李零特别指出的乌头之药而为方术家特选的兴奋剂和春药,五石散之为士大夫文人热衷的长生药等等,那就是社会发展之下文明的异化和弊端了。《药毒一家》侧重毒药在中国的历史及社会生活中的影响,而最后结论则在对现代人类生活的反思上:“人类为什么嗜毒?”“特别是如果我们能注意到‘文明人’和‘上古天真之人’有一大区别,就在于我们都是在‘药罐子’里泡大的。现在已到了离开‘药’就没法活的地步,那么‘毒品’给我们的启示就更大”。作者的意思是在问,人类在陷入毒药困境的今天该怎么办?

    由此我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如果说,人类与毒药结下不解之缘,最初是由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决定的,古代人既避免不了自然之毒的侵害,又需要利用自然之毒来抗拒这种侵害而卫护自己的生命,那么人类发展到现在,情形就整个改变了,现代人类整天生活在“毒”当中,这“毒”是人类自己一手造出来的,空气,水流,食物,都被各种各样的“毒”污染了,由此带来的疾病对人类生存的威胁,绝非古代人所能比,虽然药是越来越发达,但这并不是单单靠了药就能解决的问题。人类凭借自己高超的技术,可以改变世界,但是他们改变不了自己毒害自己的命运。一部本草学,表明了人类对药的追求的历史,但这个历史的进程到达当今,只能说明药对于人类已经无能为力。伟大的“毒手药王”神农氏,在自然的时代,尝百草而知毒性,发明以毒攻毒之法,让他在今日复出,即使同样一日身经70毒,发明更多的克制“毒”害的方法,恐怕也不能把“文明”中的现代人从“毒”的环境危机中解救出来。据小说家金庸说,有种毒人,因为慢慢受毒,最后能抗御一切毒害,生活在现代“毒”境之中的人类,是否也要逼迫自己成为毒人?果真如此,那人也就不是人了。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更多中药材
  • 对于喜爱奇珍异宝的人士来说冬虫夏草这种药材宝贵无比,因为冬虫夏草能够帮助人们解决身体的疾病问题,而且效果是独一无二的,因此,人们在特殊情况下也会不惜一切来食用冬虫夏草,但是不少人都担心冬虫夏草的药性太强,会引起上火,那么,冬虫夏草吃了上火吗......
  • 很多的朋友平时由于工作繁忙,在喝中药的时候喜欢一次性煮出好多来,然后用专业的塑封袋进行包装以后储存,然后平时在喝的时候,取出一份进行加热,这样会节约很多的时间,但是中药材长时间的存放以后,它的药效可能会有所下降,并且还可能会出现有霉变的可能......
  • 铁苋菜,是乡下田间地头常出现的一种植物,很多农村人常把它当做下饭的菜吃,但是普通人却不知道铁苋菜也是一种很好的药物,铁苋菜:别名人苋、血见愁、海蚌含珠、撮斗装珍珠等,属大戟科铁苋菜属植物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 L,以全草......
  •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黄麻素,人们对它褒贬不一 ,很多人对它产生抗拒和厌恶,其实只是因为我们对它认识不够全面,麻黄素是麻黄(Ephedra)中所含的生物碱,在古代中国医学的《伤寒论》中巳作为生草药用于治疗,1887年由长井长义进行了结晶分离,本......
  • 我们常说的中药其中有些是由很多不一样的药材组合在一起形成的,药材虽不同,但组合在一起却对治疗疾病有着更好的疗效,麻黄桂枝汤就是由不同成份组成的一种中药,它对人的身体具有神奇的保健功效,被广大的朋友们所信赖和推崇,麻黄桂枝汤在医学上也同样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