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从曹操刀斩陆矜说起

    据说三国时候,有一个庸医名叫陆矜,因久混江湖,收集了~些医家的验方,随即到处行医卖药。有一年,陆矜来到许昌,听说曹操患偏头痛,正到处访查名医,认为这是天赐给他巴结权贵、升官发财的良机,便日夜兼程赶到军营,许下了“包治”的诺言。他为曹操粗略切脉之后,便开出处方,取来一铜器煎药。、药熬好后,他亲自捧给曹操,不料曹操服药后病情反而更加严重。这时,随军医生告诉曹操:“铜器煎药乃医家大忌。“曹操听罢,连呼:“庸医害我也!”盛怒之下,下令将陆矜推出斩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选择好煎药工具是煎煮中药的首要环节。那么,用什么锅煎药最好呢?古人强调:“煎药忌铜铁器,宜用银器瓦罐,洗净封固。“从现代的目光来看,煎药锅应是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所煎药物内的成分起化学反应,同时具有较好的传热性能,受热均衡,不易糊底的器皿。对照这些基本要求,煎中药最宜用沙锅。因为沙锅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中药所含成分发生化学反应,煎出的汤剂质量好;同时,沙锅的传热性能缓和,受热均匀,散热又慢,不易糊底。如果没有沙锅、瓦罐,可选用不锈钢、搪瓷和玻璃器皿。作为药锅,还必须注意清洁,每次煎药完毕最好立即去渣洗净。锅内若残存一些药渣,会影响再次煎药的效果。

    一些人喜欢用铁锅、铝锅煎药,其实并不科学。因为这些金属锅化学性质不稳定,易于氧化,生成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铁锅中的铁元素易与中药的鞣质发生化学反应,可生成不溶于水的鞣酸铁,使药液颜色变深;另一方面,中药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生物碱因得不到鞣酸而不能溶解于水,会降低药效。此外,诃子、地榆、苏木等中药所含的酚羟基化合物与铁起化学反应,生成紫色、黑色或墨绿色沉淀物,这种药液不但带有铁锈味,还会使服药者发生恶心、呕吐等现象。铝锅虽然化学性能稳定,但与中药的有机酸产生化学反应形成的化合物进人人体后,被吸收并积蓄于肝、肾、脑组织中,可使人体血清无机磷水平下降,引起关节疼痛、软弱无力等。研究证实,在患有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帕金森症、老年性痴呆症等病人的神经元中,铝含量比健康人高出2~3倍。

    铜锅目前已很少,用它煎中药,铜元素与中药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可生成铜绿,对人体健康亦有一定损害,因此也应忌用。

    摘自:民族医药报文/姜琳

更多中药材
  • 《三因极》讲,人得病有一个常见的病因是七情致病,喜、怒、忧、思、悲、恐、惊,喜则气缓,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怒则气逆,恐则气下。情绪对人的健康影响是很大的,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心情不好的时候啊,消化功能异常,要么呢喜欢暴饮暴食,要么呢不想吃饭......
  • 黄帝内经讲呢,“夏三月,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意思呢,就是说夏季啊,要保持我们心情愉快,切勿发怒,使精神之华英,适应夏气,否则呢,违逆了夏长之气,就会损伤我们心脏,到秋天呢,容易发生疾病。......
  • 教大家一个方法,用30到50克黄芪加适量的水,用黄芪煮出来的水再用来煮大米,黄芪是大补元气的中药,它能补气,所谓气呢,是一种能量,气不足的时候啊,就疲劳,耐力差,我们用这样的一个黄芪水煮粥煮饭,连着吃一周,一般气虚的人就会感觉有改善。......
  • 当我们身体得了风寒感冒的时候,千万别再喝冷水!《灵枢》记载,“形寒,寒饮则伤肺”,就是说呢,身体受了风寒,再喝凉水,两韩共同侵袭,就会损伤肺脏。......
  • 夏季感冒与其他季节不同,夏季呢,天气湿热,我们又喜欢在空调房里面吃西瓜、冰棍,这个时候容易形成外感风寒夹湿证。有个治疗暑湿感冒的方剂叫香薷散,出自《温病条辨》香薷九克,白扁豆、厚朴各六克煎煮。此方呢,在治疗暑热的同时,还能兼顾脾胃,祛脾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