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威灵寺赛神仙威灵仙

    威灵仙为毛莨科植物威灵仙、棉团铁线莲或东北铁线莲的干燥根及根茎。具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的功效。适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关节屈伸不利者,也可用于治骨鲠,用法为用本品煎汤,缓缓咽下。说起威灵仙,这里头还有一段传说呢。

    相传从前,江南有座威灵寺,寺里有个老和尚,专门用一种草药为人们治疗风湿和骨刺卡喉病。但老和尚为人奸诈,总想着法儿多骗些钱,每逢有人来看病,他并不是直接了当地把药草拿出来给病人煎服,而是大摆迷魂阵,故弄玄虚。他先让病人求神拜佛,烧上三柱香,念上几句经,然后把香灰倒在一碗水里(其实这是早已熬好的草药汤),才让病人喝下去。由于病人喝了香灰水后,病就好了,人们就纷纷管老和尚叫“赛神仙”。老和尚也由此敛了不少钱物。

    话说老和尚身边有一个小徒弟,由于长期跟在老和尚身边,对老和尚的那套鬼把戏,当然是一清二楚。小徒弟每天的工作十分辛苦,除制药外,他还得上山采药、砍柴,回到寺里还要烧水、做饭,打扫庭院。虽然这样,老和尚还是经常打骂虐待他。小徒弟有苦无处诉,气愤难当,就想了个法儿。他在煎药时,故意换上些根本治不了病的野草,使老和尚的药不灵。刚好凑巧,当天就有个猎人引儿子来求佛看病,说兽骨渣子卡在儿子的喉咙里出不来。赛神仙和往常一样,又烧香又念经,嘴里还振振有词地念道:“日出东方往西游,手执金瓶倒骑牛,一声喝断长江水,喝断长江水不流。吾佛如来请下界,与他小儿把病除。”说完,就把香灰倒在备好的汤药碗里,叫小孩喝下,结果药不灵了,骨刺照旧卡在喉咙里。猎人无奈,只好领着孩子失望地走了。小徒弟悄悄地从后门追上猎人,说:“佛爷不灵,喝这草药吧!”孩子唱了草药后,病就好了”。从此,“赛神仙”的香灰水不灵了,有病的人也不找他了,不过从后门找小徒弟看病的人却是越来越多。

    后来,当老和尚知道是小徒弟捣的鬼后,不由气得病倒在床,一命归西。老和尚死后,小徒弟就成了威灵寺的主持。他在寺院周围大量种植这种药草,给人治病,分文不收。但这种药草叫什么名字,老和尚也留了一手没告诉他。后来人们常到威灵寺来求小和尚要药看病,治病又那么灵验,众人就把这种草药叫“威灵仙”。

更多中药材
  • 一提到中草药,很多人都说自己是“药盲”,往两个看起来十分相似的字或词或者外形可能其意思就相差很多,比如生活中常见的千金子与水稻的区别就让我们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千金子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的种子;又名千两金,有逐水退肿,破血消癥,解毒杀虫的功效;......
  • 我们中药很多都是草木的根茎等,也有很多是化学合成的物质,但还有一种,就是植物的种子,比如说火麻仁,火麻仁,中药名,桑科植物大麻的干燥成熟种子,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本品呈卵圆形,表面灰绿色或灰黄色,有微细的白色或棕色网纹,两边有......
  • 火麻仁这个可能大多数人都不是特别清楚它,那么应该熟悉它的兄弟叫做人人喊打,容易上瘾的大麻,是不是说的有点可怕,它其实为桑科植物大麻的干燥成熟种子,别名又叫大麻仁、火麻、线麻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后为火麻仁,火麻仁味甘,性平,......
  • 不同的东西有不同的作用,就像某样东西上的不同部位,它们的作用可能不同,像乌柏根的皮,乌柏苦、微温、有小毒,有杀虫、解毒、利尿、通便的功用,而乌柏根的皮用于水肿胀满,有泻下逐水的功效,对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用之有消除腹水功效,所以也有用乌柏根......
  • 家里老人几乎都有风湿病,每年都会帮他们买不少可以减少风湿疼痛的药,吃的药丸,贴的膏药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药,每次去中药店选配药材时,中医们往往会加入一种叫红大戟或者京大戟的药草,这2种药材的主治功能相近,只是其配药量上面会有一定的差异,京大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