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世界上最早的体操图

    相传上古尧舜时代,人们已经开始用舞蹈运动治疗关节活动障碍的毛病。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通过实践、探索逐渐总结出"导引术"(即保健体操)和"吐纳术"(即呼吸体操)等医疗体育方法来防治疾病。

    1974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导引图》是现存最早的一卷保健运动的工笔彩色画,这是公元前3世纪末的作品。图中彩色描绘了不同年岁的男女体操动作40多个,旁边还附有简单的文字说明,图上男女数量大致各半。《导引图》不仅年代早,而且内容非常丰富,它使古代文献中散失不全的多种导引与健身运动找到了最早的图形资料,对导引的发展、变化研究提供了可贵的线索。从中我们看到有关医疗体育的几个方面:

    一、呼吸运动:马王堆《导引图》所描绘的呼吸运动与古代传统练功的"胎盘法"(丹田呼吸法)不完全一样。文字说明中有两处直接提到呼吸。如"印(仰)浑(呼)"与"笑(猿)狰"。古代"印浑"是仰身呜叫的意思,"笼浑"是猿猴啸叫的声音。图的形态是胸部扩张,双手向后举,其动作是加强对心肺功能的锻炼。

    二、肢体运动:《导引图》中除极个别的蹲、跪(坐)式外其余全部为立式运动。现在我国第五套广播操中的八个动作基本概括了《导引图》的精华部分。如上肢运动有"龙登"冲拳运动有"蚂(占)",扩胸运动有"印淬",体侧运动有"螳螂";腹背运动有"满政",跳跃运动有"引颈""坐引八维",以及有图缺文的踢腿运动和体转运动。

    另外,象《五禽戏》中鸟、熊、猿也有相似图文,可知华佗的《五禽戏》与马王堆《导引图》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关系。

    三、器械运动:《导引图》除徒手操外,还发现使用棍仗式运动,作屈身转体运动状,双手持杖。文字说明是"以文(杖)通阴阳"。还有折腰式转体运动,脚下有一球状物,也是器械运动的形态。

    四、导引与治病关系:《导引图》文字说明中直接提到治病的项目共有:"烦"、"痛明"、"引聋"、"引温病"等12处,说明导引不仅对四肢部位的膝痛、消化系统的腹中,五官的耳目,甚至某些传染病的治疗有着密切关系。

    马王堆《导引图》所反映在医疗体育上的四个方面内容足以说明中国是世界上较早应用医疗体育的国家。欧洲学者马亭伦承认,西方通过艾氏的介绍,从远东抄袭了中国的医疗体操。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也认为,西方现代的医疗体操实际上是从中国早期的体操传入欧洲演变而成的。所以,西方学者称呼中国是"医疗体操的祖国"。

更多中药材
  • 中药太苦加点糖?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是很多儿童还是忍不住那个苦味,喝几口就吐掉。因此很多妈妈在给孩子煎煮中药时,怕味太苦会在汤里放很多白糖。其实主要是不能甜蜜蜜的,因为使用蔗糖有一定的禁忌范围,对于正在服用化湿理气的中药时,加糖反而会对......
  • 因为我们中医治病讲究六经辩证,对某些经络有问题的疾病,我们可以使一些引经药物,使得这个药物达到我们针对的经络效果更好一点。一般的老中医开化药药引,大枣啊,生姜,还有葱白。这个生姜呢,主要是一个可以佐治我们的方子中的寒凉的药物啊。大枣呢,其实......
  • 姜是我们生活中的常用调味剂,殊不知姜对于手脚冰凉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如果你手脚容易凉,不妨在做菜煲汤的时候多放点生姜,也可以用生姜煮水,如果没有糖尿病的话,还可以放些红糖与生姜一起煮,经常饮用可以起到缓解手脚冰凉的作用。还可以采用生姜1两+......
  • 一、脚气频发,体内湿气太重的时候,湿气容易聚集在身体的下部,湿气重的时候,体内的湿邪就常沿着经络下至足底的部位,从而引起脚气病。二、便溏如水,湿气重的人大便的形态一般都不正常,夹带一些没有消化的食物,有的烂软如泥,气味腥臭,排便不爽,容易粘......
  • 空腹吃水果伤胃?很多家长不让孩子空腹吃水果,感觉空腹吃水果会伤胃。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水果容易消化,而且含有的果糖基本都偏中性,空腹吃也不会伤胃。但是要注意,空腹吃水果不要吃太多,也不要吃太凉的,这样可能会伤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