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气分证

    气分证是指温热病邪由卫人气,邪正斗争激烈,脏腑功能失调所致的病证。是外感温热病的中期,属里热实证。气分证因病邪性质不同及侵袭脏腑的不同,可有不同证型。

    主要临床表现:发热不恶寒反恶热,心烦,汗出,口渴,舌红,苔黄,脉数。着热扰胸隔,表现为心烦懊(忄农),卧起不安;若热壅于肺,表现为咳喘,胸痛,咯吐黄稠痰;若热结肠胃,表现为日哺潮热,谵语,腹满胀痛,便秘,脉沉实有力;著热郁少阳,表现为身热起伏,口苦,咽于,胸胁胀满疼痛。

    病机分析:本证以温热之邪侵入气分,邪正斗争激烈为特征。温热之邪由卫入气,由表入里,邪正斗争激烈,故发热不恶寒反恶热;热盛迫津外泄则汗出;热盛伤津则口渴,心烦;舌红,苔黄,脉数为里热炽盛之象。热扰胸隔,气机不畅,影响心神,则心烦懊(忄农),卧起不安;热壅于肺,肺失宣肃,肺气不利,则咳喘,胸痛,咯吐黄调痰;热结肠胃,腑气壅滞,胃热熏心,则日哺潮热,谵语,腹满胀痛,便秘,脉沉实有力;

    热郁少阳,正邪分争,则身热起伏,口苦,咽干,胸胁胀满疼痛。

    相似证候的辨别:本证与六经辨证中的阳明病相似,如发热不恶寒反恶热、心烦、汗出、口渴与阳明经证相似,热结肠胃型与阳明腑证相似,但传入途径有所不同,阳明病可由太阳病传入,本证则由卫分证传入。本证的热郁少阳型当与少阳病区别,两者临床表现可相似,但传入途径不一。

    辨证注意点:抓住外感温热病里热炽盛的特征。

更多中药材
  • 大家好,有些朋友啊,总觉得自己困,乏,没有力气,身体有一种沉重感,做什么事儿都没有精神,去医院体检,也没有发现什么指标异常,这是怎么回事儿呢?从中医角度,主要有三大原因。主要就是虚实,咱们所说的虚呢?就是气血不足或者是肝肾不足,那每个人体质......
  • 大家好,很多病人呢,得了感冒,或者上呼吸道感染之后,急性的炎症,通过吃抗生素啊和积极治疗得到控制了,但是咳嗽呢可能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变成了慢性的支气管炎,过敏性哮喘等等。特别到了立秋以后呢,那么秋季的这个时令呢,它主要是以凉燥为主,......
  • 大家好,我们常讲啊,春捂秋冻,就是春天要多穿点衣服,秋天要凉一点。其实呢,也不完全。过去咱们说呢,秋冻,指的是可以少穿一点,然后为了让身体逐渐适应秋冬的这个寒冷的季节,但是有些部位大家还是要保护好,因为秋天的节气,主要是以凉燥为主,那凉呢,......
  • 第一啊,我们就是说常见的是气虚,气虚是什么呢?气呢,是推动人体活动的一种物质,就像我们看到这个火车一样,蒸汽火车它的气少了,它活动就差了,跑不起来了。那人也一样,人的气少了,气虚了,那首先表现的就是乏力,不爱动弹,倦怠,干什么都没精神,想使......
  • 我们一般来讲呢,稍微活动之后吃点饭浑身大汗,什么问题呢?往往气虚造成的。这个卫气有固涩汗孔的作用。所以当气虚的时候,固涩不了,稍微活动一下汗就出来了。像更年期那个出汗是潮热发热,上来的快,下去的快。那么还有的呢是晚上睡睡觉,枕头湿了就是盗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