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梅花鹿药用加工技巧

    梅花鹿在动物分类上属哺乳纲、偶蹄目,为珍贵野生动物,已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梅花鹿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华南等地区,以东北地区分布最多,多为驯养的东北亚种梅花鹿,野生梅花鹿则已很少见到。鹿是食草性动物,可塑性大,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强,全国各地均可驯养;鹿儿浑身是宝,药用价值高,养殖效益显著,是农民致富的好项目。

    一、鹿茸的采收与加工

    1.鹿茸的采收。鹿茸是名贵药材,必须在其骨化前采收。采收时间一般在鹿茸最有商品价值的生长阶段。在采收鹿茸之前,采收人员必须随时观察鹿茸的生长情况和成熟程度,根据鹿的年龄、体长茸特点等综合情况,适时确定每头鹿的具体采收日期。一般梅花鹿2岁,头锯,应全部采收二杈茸;3岁,二锯,在饲养管理良好的鹿场可采收三杈茸;4岁以上的雄鹿应全部采收三杈茸。

    采收鹿茸时应合理保定,方法有器械保定法和药物保定法两种,一般多采用药物保定法。锯茸时间应选择在天气凉爽、环境安静的早饲前,锯茸时要从珍珠盘上2~3cm处将茸锯掉,速度要快,要防止撞裂茸皮,要求锯口的断面与角盘平行,切勿损伤角盘及掰裂茸皮。锯茸后要立即止血,止血方法有锯前结扎鹿茸基部的止血带法和药物止血法。锯口涂以5%的碘酊,以防止感染。

    2.鹿茸的加工。鹿茸加工设备有真空泵、炸茸锅、自动控温炸茸器、烘干箱、操作台及相应的工具等,还应建有风干室等。采收的鹿茸要及时编号、称重、测尺、登记、加工,以防腐败变质。

    根据采收和加工方法的不同,鹿茸又可排血茸、带血茸与砍头茸3种。

    ①排血茸的加工。先将鹿茸洗刷干净,用真空泵或打气筒排出鹿茸内的血液,然后将鹿茸固定在茸架上,置于炸茸锅内时锯口要露出水面,在沸水中处理20秒钟,取出后对有破损的茸皮涂以面粉或鸡蛋清,经如此多次处理至锯口排出的血沫减少,茸色由深红色变为淡红色,即可结束。第2天操作与第1天相同,至茸血排干净、鹿茸尖有弹性时结束。第3天与第4天达到鹿茸尖由软变硬,又由硬变软,富有弹性即可结束炸茸工序。鹿茸每次结束煮炸后,剥去蛋清面或敷面,用毛刷将茸体刷净,用软纱布擦干,炸茸水要经常换,保持锅内清洁。烘干时温度在70℃~80℃时放入,直至鹿茸完全干燥为止。加工后的鹿茸要达到茸皮完整,茸毛鲜艳,形状完美。

    ②带血茸的加工。是将茸内血液的干物质完全保留在茸内的成品茸,要求其带血液充分、均匀、血色鲜。其加工方法是封住锯口、不排血,主要靠连续的水煮和烘烤。

    ③砍头茸的加工。是将头部进行初步修整、排血、煮炸烘烤及回水,最后进行皮与头骨的修整。

    除上述传统的鹿茸加工方法外,下面介绍新的鹿茸加工方法。需要的设备有冰箱、水浴消毒器和冻干机。将采收的鹿茸水浴消毒后,迅速放入-24℃~-15℃冰箱内冷冻贮藏,可保鲜1~8个月,保鲜的鹿茸色泽鲜艳,鹿茸形态不变,质量好。如要获得冻干茸,可将保鲜的鹿茸放入预冷-40℃~-38℃的冻干机内,冷冻脱水72小时即可。

    二、鹿胎的加工

    鹿胎为妊娠雌鹿腹中取出的水胎(包括胎儿、胎盘、羊水)、流产的胎儿和出生后3天内死亡的乳鹿。鹿胎的加工有两种方法,一种为干鹿胎的加工法,另一种为鹿胎膏的加工法。

    1.干鹿胎的加工。将鹿胎或乳鹿去毛、洗净,浸入60度白酒中2~3天后,取出风干2~3小时,整形到初生仔鹿睡卧时的姿态,用麻绳固定,放入烘干箱内在80℃~90℃烘烤2小时左右,放出腹内气体,接近全熟时停止烘烤,放凉后取出风干,反复多次,直至干燥为止。也可将鹿胎加工成鹿胎粉保存。

    2.鹿胎膏的加工。将鹿胎或乳鹿去毛、洗净,放入锅内煮到骨肉能分离时,将骨与肉取出在80℃以下烘干,粉碎成胎粉保存,将煮鹿胎的水用纱布过滤,即成胎浆,低温保存。熬膏时先将保存的胎浆煮沸后,加胎粉搅拌均匀,按胎粉和红塘1:1.5的比例用文火加热,不断搅拌,浓缩至不沾手为止,倒入事先抹有豆油的方盘内放置于阴凉通风处,凝固后即成鹿胎膏。

    三、鹿尾的加工

    将鹿尾去毛洗净,刮净绒毛和表皮,去掉尾根残肉及毛根,缝合尾根皮肉,风干即可。

    四、鹿鞭的加工

    鹿鞭即雄鹿的阴茎与睾丸。阴茎与睾丸用水洗净,将包皮卷至龟头2/3处,将龟头钉在木版的一端,将阴茎适当地拉长,连同睾丸固定在木板的另一端,然后用开水烫煮后,自然风干即可。

    五、鹿茸血与鹿血的加工

    鹿茸血是锯鹿茸或加工排血茸时收集的血液,鹿血是屠宰鹿时或从活体鹿静脉采集的鲜血。

    1.鹿茸血酒或鹿血酒的加工。血液与50度白酒按1:9的比例配制即成。

    2.血粉的加工。将鹿茸血或鹿血倒入方盘中,摊成薄层晾晒至完全干燥,保存即可。

    六、鹿内脏的加工

    心脏的加工是将心脏的动静脉全部结扎,去掉心包膜和脂肪,在80℃烘箱内烤至干燥为止。鹿肝、肾的加工是将鹿肝或鹿肾放入开水内煮至用针刺不冒血时取出,切成薄片或小块,于80℃烤至干燥即可。

    七、鹿筋腱的加工

    将鹿筋腱上的大块肉剔除,洗净后换水浸泡1~2天,刮洗2~3次,再浸泡1~2天,直至筋腱上的残肉刮净为止,然后将筋腱挂起风干即可。

    八、鹿肉与鹿骨的加工

    加工鹿肉干时将鹿肉剔除大块脂肪,切成1~1.5kg的小块,放入锅内煮至六七成熟时取出,切成薄片,放入85℃~90℃烘箱中,烘干即可。将带肉的骨头在锅内煮熟,剔下的残肉撕成丝或切成碎块,放入锅中炒成黄色,在烘箱中烘烤或晾晒风干即成肉干。鹿骨的加工,可将剔净的鹿骨锯成小段,除去骨髓,洗净,然后制成鹿骨膏或冻存保鲜,也可将鹿骨在80℃温度下烤干保存。

更多中药材
  •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编者按:阎艳丽为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河北省第二批中医药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出身中医世家,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40余年,临床善以经方化裁治疗百病,其学生总结其运用经方治验五则,本版今起陆续介绍。陈某某,女,成年......
  • 各种原因使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中医学认为,凡六淫邪毒、疫疠之气入侵肌腠,正邪相争,或内伤七情,饮食劳倦而致人体脏腑功能紊乱,阴阳失调,表现以发热为主要症状,体温升高在39℃以上者,称为高热。临床可分为外感高热与内伤高热,以外感高......
  • 苗小玲 河南中医学院经方研究所脑囊虫病是由寄生虫(猪绦虫为主)所传染的一种顽固性脑组织及大脑中枢严重损伤的颅脑内疾病,病人痛苦大,后遗症多。根据临床特征可分为脑实质型、脑室型、脑膜型及混合型。河南中医学院王付教授多年临床用纯中药治疗本病,取......
  •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喻嘉言云:“脾胃者土也,土虽喜燥,然太燥则草木枯槁,土虽喜润,然太湿则草木湿烂,以补滋润之剂,使燥湿相宜,随证加减耳。”补脾胃者,当使燥湿相宜,医者选方用药,当以甘味为主。《内经》指出:“五味入胃,甘先入脾......
  • 马建国 山东曲阜第二人民医院蒋某,女,51岁。2010年12月3日初诊。述其2010年3月以来,在无明显诱因情况下,双手掌指、足底开始起粟粒至高梁粒大小水疱,密集或散在分布,不久即变成黄绿色脓疱,有痒热感,反复而发9个月。其间曾去几家医院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