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药用植物菊芋锈病

    药用植物菊芋锈病

    菊芋

    学名

    Helianthus tuberosus L.别名洋姜、鬼子姜。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块根、茎、叶入药。具治热病、肠热泻血、跌打骨伤等功效。分布在华北、华东、华南、华中等地。

    症状

    初在叶片背面出现褐色小疱是病菌夏孢子堆,表面破裂后散出褐色粉末,即病原菌的夏孢子,后病部生出许多黑褐色的小疱,即病菌冬孢子堆,后散出黑色粉末,即冬孢子,发生严重的致叶片早期干枯。不仅叶片染病,有时尊片背面亦现孢子堆,是重要病害,影响产量。

    病原

    Puccinia helianthi Schw.称向日葵柄锈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性子器生于叶两面,圆形,黄色群生;锈子器杯状群生于叶背,大小21—28×18—21(μm);夏孢子堆主要生在叶背,圆形至椭圆形,大小1—1.5mm,具2芽孔;冬孢子堆在叶背面形成,褐色至黑褐色,大小0.5—1.5mm;冬孢子椭圆形至长圆形,两端圆,分隔处稍缢缩,大小40—54×22—29(μm),柄无色,长约110μm。单主寄生,0,I,II,III叶上生,主要为害菊芋、向日葵、小花葵、狭叶葵、暗红葵等。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冬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侵入幼叶,形成性子器,后在病斑背面产生锈子器,器内锈孢子飞散传播,萌发后也从叶片侵入,形成夏孢子堆和夏孢子,夏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菊芋接近收获时,在产生夏孢子堆的地方,形成冬孢子堆,又以冬孢子越冬,7—8月雨季易发病。

    防治方法

    参见白扁豆锈病。

更多中药材
  • 中药拳参为蓼科植物拳参的干燥根茎,又名紫参,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拳参主产于东北、华北、山东、江苏及湖北等地。春季发芽时或秋季茎叶将枯萎时采挖拳参,除去泥沙,晒干,除去须根,切片生用,传统认为拳参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镇肝息风的功效。那么拳......
  • 密蒙花又名小锦花、蒙花、鸡骨头花等,以马钱科植物密蒙花的干燥花或花蕾入药,主产于四川、湖北、湖南、云南、广西等地。中医学认为,密蒙花性味甘、凉,有祛风、凉血、润肝、明目的功效。那么,密蒙花的功效与作用具体有哪些呢?01保肝密蒙花水提物对细胞......
  • 大家在到了冬季之后,应该都比较喜欢吃火锅一类的食物吧,但是实际上火锅并不健康,会导致我们身体内的尿酸指数升高,如果到了一定程度的话,就会导致痛风疾病的出现,痛风非常的难忍受,患者会感觉疼痛难忍,而且比较难治疗,那么到底山慈菇治痛风的效果怎么......
  • 我们人类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名字或者是外号,其实植物也是如此,有的植物也是有不同的名字的,而且一个地区一个叫法,我们都知道中药材里面多数都是植物,如果我们不了解药材的别名的话,很有可能会出现抓错药无的情况,紫花地丁是中药材,那么紫花地丁的别名都......
  • 我们在使用药物之前,最担心的应该就是药物的副作用问题了,因为本身疾病就已经非常的折磨了,如果再出现了副作用的话,更是比较的难忍受,一般来说中药材的副作用不是特别的大,相对于西药来说要好很多,龙胆草是常见的一种中药材,那么到底龙胆草副作用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