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地黄栽培技术

    地黄以温县、武陟、孟州等地产量最大、质地最佳,称怀地黄。地黄的品种有怀地黄1、2、3号和北京1、2号。

    生长习性地黄野生于山坡、路旁和田边等处。喜温和气候,需要充足阳光,块根在气温25℃~28℃时增长迅速。对土壤要求不严,肥沃的黏土也可栽种。耐寒,耐旱,喜肥,怕积水,忌连作。生长发育分为四个时期:幼苗期(从栽种出苗至棵径10厘米,4~6月)、盘棵期(叶片迅速生长,6~7月)、块根膨大期(叶片生长缓慢,块根迅速膨大,7~9月)、成熟收获期(地上部生长停止,10月)。当年越冬的地黄,翌年4月现蕾开花,6月果实成熟。

    栽培技术一、选地整地。宜选开阔、向阳、地下水位低的地块,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好。前茬以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为宜。秋季前作收获后,深耕30厘米左右。翌年春季每亩施厩肥4000~5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饼肥50~100公斤,均匀撒施于地面(最好开沟条施),再浅耕一次,耙细整平,做宽1.2米的平畦或高畦,也可以起60厘米的高垄。二、繁殖方法。因地黄的块根上芽眼多,容易生根、发芽,所以多用块根繁殖,亦可以用种子繁殖(多用于育种)。(一)块根繁殖。秋季春地黄收获后,选无病虫害、形体好、粗1~2厘米的块根,在地窖里沙藏留种。也可选生长好的留一部分当年不挖,留在地里露地越冬,翌年春季刨起作种。因各地的气候条件及品种的不同,栽种时间也不同,但一般可分为早地黄和晚地黄,早地黄于4月上中旬栽种,晚地黄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栽种。栽种时,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30厘米开沟,按株距15~20厘米放根茎,覆土厚3~4厘米。每亩需栽种块根40公斤左右。(二)种子繁殖。多采用育苗移栽法,于3月下旬播种育苗。按行距10~15厘米开浅沟条播,覆土厚0.3~0.5厘米。要经常喷水保湿。播后15天即可出苗。当幼苗长出6~8片叶时,即可移栽到大田。按行距20厘米、株距15厘米移栽,秋季采挖,大的可以入药,小的选健壮、充实的作种。地黄块根经连续选择繁殖后,产量和质量要好于多年无性繁殖的,为防止退化应交替使用这两种繁殖方法。

    田间管理地黄根浅,要浅锄,以免伤根。一般封行前浅锄3次,最后一次稍深些。结合中耕,第一次每亩追施人粪尿2000公斤、饼肥50公斤,第二次每亩追施人粪尿2500公斤、饼肥5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如果底肥已施过,过磷酸钙和饼肥应不施或少施)。封行前,还可以按第二次的追肥量稍增加些磷肥进行第三次追肥。少浇水、勤浇水,不可大水漫灌。雨季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烂根。除留种的植株外,要及时摘除花薹。地黄能在块根处沿地表长出细长的根,称串皮根,应全部除掉。

更多中药材
  • 然后这个患者肝气郁滞呢,她也看了很多次,经常吃一些药,有时有点儿效果,但是总是反反复复不太好,这个是为什么呢?咱们来看一下这个肝气郁滞的一些特点啊,第一个就是病情变化多样,症状今天是这样明天是那样,今天是胃疼,明天是头疼,发脾气,吃不下饭,......
  • 中医认为这个湿邪是最难以祛除的,湿邪粘滞,这它的特点不容易祛除。我们在祛湿之前呢,一般都分辨是湿热还是寒湿,目前在临床上看是湿热居多,寒湿特别少,因为你寒湿的治疗虽然有湿,但是因为用温阳化湿的治疗还是比较单纯一点,湿热的治疗呢,既要清热又要......
  • 前段时间在门诊接诊的一个患者,是一个60多岁的一个女性,体态稍微偏胖一点,她自己说,平时啊就有清嗓子的习惯啊,总是感觉咽部有痰啊,咳嗽几声能咳出少量的痰,嗓子阻塞这个异物感呢,这个症状是非常明显的。有时候吃完饭以后会更明显,更严重一些。做的......
  • 今年再来跟大家聊一聊失眠啊,有很多人都会有这种情况,夜间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啊,有时候睡着了呢,还会容易醒,接着就会有心烦气躁,甚至影响到食欲啊。在我们消化科呢,也会经常遇到这样的病人啊,还有许多呢,都归于了这个焦虑和抑郁,也有的人在吃这个抗焦......
  • 当时年轻也没当回事儿,嗯,现在他已经是中年了,症状变得越来越严重了,他平时呢,就是经常吃一些拉唑类药,我们叫做质子泵抑制剂,大家所说的叫什么什么拉唑,但是呢都没有什么效果,就是说他总是有烧心,反酸水儿倒是不多。但是每天都要吃药,有时候呢,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