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退耕还林种什么

    为了保持生态平衡和江河湖堤及山坡水土流失,防沙固土,国家林业部号召全国各地退耕还林。为进一步落到实处,各地下发了指令性任务,并划定具体区域和面积,栽树后三年内不能“动土”。那么种什么树既能还林又能有很好的收益呢?树的周围种什么既不需翻土又能增效呢?根据亳州名贵药材种植研究所技术人员的经验总结,栽种杜仲树既能植林,又能提高收入;林下种植车前子、苏子、大力子,不需翻土又能充分利用土地增收。

    一、杜仲树——美化环境,皮叶入药可增收

    杜仲树为落叶乔木,是园林绿化的优良树种,成林成片种植于山坡、丘陵、河湖江堤,既能起到固土作用,又能美化环境。长6年后还可剥皮入药。杜仲皮可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血压,用于治肾虚腰痛、腰膝酸软、胎动不安、先兆流产、高血压等症。杜仲叶有杜仲皮的同等功效,经加工制成降压药或降压茶及滋补保健饮料等。其叶还可提炼杜仲胶,且质量与天然橡胶相近,可制作轮胎,也可制成粘合剂。日本每年要从中国进口1500吨的杜仲叶,用以制杜仲茶、副食品添加剂等,用处极广,用量极大。

    杜仲每隔3年剥一次皮,一般亩产干皮270kg,采收叶150kg,每次每亩产值550~9000元,是退耕还林比较理想的树种之一。

    二、大力子—— 一年种植多年收益

    大力子别名牛蒡子,以果实及根入药,果实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散结解毒之功能。由于大力子制品近几年药用猛增,靠野生不能满足,必须大力推广人工栽培。美国已把大力子根做成罐头食品,在国际市场上非常畅销,因此大力子用量加大,货源紧缺,现市场价已由往年的8元/kg升至12.5元/kg。因此种植大力子前景广阔。

    大力子一次种植,可连收3~4年(而且不需翻耕再种)。大力子一次可产干药300kg,按亳州药市往常行情7~8元/kg计算,一年亩产值约2000~2500元(现市场价12.5元/kg),是退耕还林后再间作套种的理想品种之一。

    三、苏子、车前子、决明子——收籽不需动土

    紫苏又名苏子,全草入药,有解表散寒、抑菌解毒、镇咳化痰、理气安胎之功效。苏叶具有特异芳香,可解鱼虾蟹毒。国内外广泛用作香味调料、色素、保健饮料。苏子出油率很高,苏子油具有降低胆固醇、调节血脂、减肥功效。紫苏因食疗防病保健作用很强,正日益受到消费者青睐,目前欧美、东南亚国家食用紫苏渐成时尚,需求很大,我国出口货源缺短,远不能满足外商需求。紫苏一般亩产苏子350kg,产苏叶200多kg,亩收入2000元以上。

    车前子为车前草的成熟种子,以种子和全草入药,具有清热利湿止泻、益精明目、利尿之功效。主治水肿胀满、热淋涩痛、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痰热咳嗽等。目前市上车前子商品多为野生,因而产量不稳,药商多不存货。因近几年其价不高,家种很少,以致货源紧缺,现市场价开始上升。

    决明子以干燥成熟种子入药,有清心明目、排便利尿之功效。临床用于治疗慢性便秘、高血压、高血脂、肝热目赤、目疾流泪等症。近年来随着草决明在医疗、保健方面的开发,其用量在不断加大,其价稳不落,一般在3~4元之间浮动。决明子生长4~5个月就可收获,一般亩产400~450kg,亩收入1500元左右,且好种易管,生长期短收获时,只需割下全株脱粒即可。

    果实子类药材好种易管,象大力子、决明子在小树下收后再种,无须翻耕,可点播;车前子、苏子种子落地见雨水就出芽,非常适宜与树套种,种植这类药既不违背退耕还林的初衷又可增加收入。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文/倡 文

更多中药材
  • 乌鸡白凤丸和人参养荣丸都用于治疗月经量少的问题,但两者还是有区别的。首先,乌鸡白凤丸由乌鸡、鹿角胶、鳖甲、人参、黄芪、当归等药物组成,用于治疗由气血两亏导致的月经量过少、带下量多、腰膝酸软等症状,能够补气养血,调经止带。而人参养荣丸是有炙甘......
  • 首先对于补益类中药,最好是饭前服用,有利于吸收。通肠润便的药可以空腹服用,有利于清除肠胃的积滞。而对于消化药和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最好是饭后服用,因为这个时候胃中存在较多的食物,药物和食物混合可以减轻药物对胃的刺激。其实不同的病症有不同的......
  • 我们中医讲发为血之瘀,就是头发与血有关系,为什么好多这个血虚的病人会引起脱发,血虚的话,对我们这个这个头发的营养达不到就会脱落,最常见的熬夜的病人,看看平时这个门诊上的白领,这女同志会多一点,这个熬夜心情不好,时间长了,头发脱落,不是完全脱......
  • 打呼噜是一种疾病,打呼噜比较多的是胖人,因为好多胖人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所以容易打呼噜。打呼噜就是我们睡觉时,坐着时气道是通畅的,躺着时腺样体盖住气道了,轻的话可以不管,但是重的话,我们医学上叫睡眠障碍综合征,严重的人睡觉的时候都能憋醒......
  • 中药太苦加点糖?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是很多儿童还是忍不住那个苦味,喝几口就吐掉。因此很多妈妈在给孩子煎煮中药时,怕味太苦会在汤里放很多白糖。其实主要是不能甜蜜蜜的,因为使用蔗糖有一定的禁忌范围,对于正在服用化湿理气的中药时,加糖反而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