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药饮片切制前的软化方法

    中药饮片切制前需经软化处理。近年,饮片切制时,较大一部分不按规定软化处理,造成药材有效成分流失,药效降低。规范饮片软化方法,依法软化处理是当前饮片炮制中的重要问题。

    中药切制前水处理方法主要有:淋法、淘洗法、泡法、漂法、润法及真空加温软化法、减压冷浸软化法等。具体操作如下:

    1.淋润软片法:将成捆的原药材,用水自上而下喷淋(一般2~4次)后,经堆润或微润后,使水分渗入药材组织内部,至内外温度一致时即进行切制的方法。此法适用于草类、叶类、果皮类等组织疏松、吸水性较好的药材,如茵陈、陈皮、佩兰、香薷等。

    2.洗润软化法:将药材快速用水洗净后,稍摊晾至外皮微干并呈潮软状态时即进行切片的方法。此法多用于质地松软、吸水性较强的药材,如紫菀、冬瓜皮、栝楼皮、桑白皮等。

    3.浸润软化法:将药材置于水池等容器内稍浸,洗净捞出堆润或堆润至六、七成透后,摊晾至微干时,随即再行堆润,上覆盖苫布等物,以润至内外湿度一致时,即进行切片的方法。此法一般多用于根类药材,如桔梗、知母、当归、川芎、泽泻等。

    4.泡润软化法:将原药材置于水池等容器内,加入适量清水,满过药材5寸左右,使水渗入药材组织内至全部润透或浸泡5~7成透时,取出“晾干”,再行堆润使水分渐入内部,至内外湿度一致时,即可进行切片的方法。此法一般适用于个体粗大、质地坚硬且有效成分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根类或藤木类等药材,如鸡血藤、苏木等。

    5.吸湿回润法:是将药材置于潮湿地面的席子上,使其吸潮变软再行切片的方法。本法一般重于含油脂、糖分较多的药材,如牛膝、当归、玄参等。

    6.热汽软化法:本法是将药材经热开水焯或经蒸汽煮等处理,使热水或热蒸气渗透到药材组织内部,加速软化,再行切片的方法。此法一般适用于经热处理对其所含有效成分影响不大的药材,如甘草、三棱等,采用热气软化,可克服水处理软化时出现的发霉现象。黄芩、杏仁等可使其共存的酶受热破坏,以保持中药的有效成分等。

    7.真空加温软化法:指将净药材洗涤后,采用减压设备,通过抽气和通入热蒸气的方法,使药材在负压情况下,吸收热蒸气,加速药材软化。此法能显著缩短软化时间,且药材含水量低,便于干燥,适用于遇热成分稳定的药材。

    8.减压冷浸软化法:是用减压设备通过抽气减压将药材间隙中的气体抽出,借负压的作用将水迅速吸入,使水分进入药材组织之中,加速药材的软化。此法是在常温下用水软化药材,且能缩短浸润时间,减少有效成分的流失和药材的霉变。

    9.加压冷浸软化法:是把净药材和水装入耐压容器内,用加压机机械将水压入药材组织中以加速药材的软化。

    总之,药材软化是切制的关键,软化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饮片的质量,无论选择哪种方法,都要坚持“少泡多润”、“泡透水尽”的原则。

更多中药材
  • 有时候我看一看大家的留言呢,有的这这样一个患者,说是他是33岁,一个男性,这个脑力工作者平时就是坐在办公室,但是他有一个特点,就问我算不算病。就是经常性的这个手脚心发热,他工作压力比较大,整天有些心烦意乱,还没有精气神儿,所以就这个问题呢,......
  • 中医是需要辨别一下,虚主要是气血阴阳。气虚呢?简单跟大家说就是气力不足,气属于功能,你在某些方面的功能不足,任何一方面中医都叫做气虚。血虚呢,跟气血而言呢,就是是由于血虚导致的功能不足,或者说功能还可以,但是血液的营养不足,会导致你容易功能......
  • 大家在网上今天可能看到一个,有一个说的是大胃王,为了吸引人眼球啊,就表演这样的节目,国家出这个政策了,禁止再表演这样的节目了是吧?一个是作秀还是浪费粮食,那么今天我就从医学这个角度啊,跟大家说这个暴饮暴食对我们人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中医认为......
  • 然后这个患者肝气郁滞呢,她也看了很多次,经常吃一些药,有时有点儿效果,但是总是反反复复不太好,这个是为什么呢?咱们来看一下这个肝气郁滞的一些特点啊,第一个就是病情变化多样,症状今天是这样明天是那样,今天是胃疼,明天是头疼,发脾气,吃不下饭,......
  • 中医认为这个湿邪是最难以祛除的,湿邪粘滞,这它的特点不容易祛除。我们在祛湿之前呢,一般都分辨是湿热还是寒湿,目前在临床上看是湿热居多,寒湿特别少,因为你寒湿的治疗虽然有湿,但是因为用温阳化湿的治疗还是比较单纯一点,湿热的治疗呢,既要清热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