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饮片切制前的软化处理之水处理软化药材

    水处理是传统的药材软化方法。根据植物药的吸水性,采用自然或人工的方法,使药物缓缓吸收水分,至其内外软硬适度,达到软化,以便于切制。在操作时要根据外界季节、气候、温度,药材的品种、质地和吸水程度等客观情况,选用适宜的软化方法。每次软化药材要适量,以当日能够切完为度,防止过夜变质。常用的水处理软化方法有:

    淋法(喷淋法)

    1.定义与适用范围:淋法即用水喷淋或浇淋药物的软化方法。淋法适用于软化气味芳香、质地疏松的全草、叶、果皮及有效成分易溶解流失的药物,如荆芥、薄荷、佩兰、香薷、枇杷叶、陈皮等。

    2.操作方法:将药材整齐垛放或摊开,用清水均匀喷淋或自上而下浇淋药物,次数视质地而定,一般为2~3次,并需稍润,以适合切制。

    3.注意事项:① 淋法处理药物应注意防止堆积过密,返热烂叶。② 若用淋法处理后仍不能软化的部分,可选用其他方法再进行处理。如对根部粗大的药材可采用上淋下泡法,使之软化程度一致。

    淘洗法(抢水洗)

    1.定义与适用范围:淘洗法是用清水快速洗涤药物的方法。淘洗法适用于质地疏松,水分易于渗入及成分易溶于水的药材,如五加皮、白鲜皮、南沙参、石斛、防风、龙胆等。

    2.操作方法:将药物投入清水中,经淘洗后或快速洗涤后及时取出,稍润即可切制。由于药材与水接触的时间短,故成为“抢水洗”。

    大生产用滚筒洗药机,可以提高洗药效率。

    3.注意事项:① 淘洗法应在保证药物洁净和软化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洗涤时间以防止药物有效成分的溶解损失。② 淘洗法还可以用作清洁药物,洗净泥土杂质的方法。③ 表面泥土较重的药物,取一定量洗毕的样品置清水中淘洗,洗涤水中不应有明显沉积物。

    泡法(浸泡法)

    1.定义与适用范围:将药材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使之吸入水分的方法称为泡法。适用于质地坚硬,体积较大,水分难于渗入的药材,如槟榔、萆薢、木香、乌药、泽泻、土茯苓等。

    2.操作方法:先将药物洗净,置于适宜容器内,再注入清水至浸没药物,上压重物,放置一段时间,中间不换水,使药物吸水至一定程度后捞起,润软,切制。

    3.注意事项:浸泡法受药材质地及季节温度的影响:① 一般体积粗大、质地坚实的药材,冬春季节气温较低时,浸泡时间宜长些;体积细小、质轻者,夏秋季节气温较高时,浸泡时间宜短些。② 一些质轻药材遇水漂浮,如枳壳、青皮,应上压重物,使其浸入水中。③ 浸泡时间宜短不宜长,防止药材“伤水”和成分流失,宜“少泡多润”。

    漂法(浸漂法)

    1.定义与适用范围:是将药材用多量水,经多次漂洗的软化方法称为漂法。古代多用长流水漂,适用于毒性药物如乌头、附子、半夏、南星;含盐分药物如肉苁蓉、昆布、海藻;有腥臭气味的药物如紫河车、五谷虫、人中白等。

    2.操作方法:将药物浸入多量的清水中,并每天换水2~3次,一直漂洗至规定的天数或规定程度。夏季气温高时,药材长时间浸漂易发霉起白沫,可用2%白矾浸泡24小时不换水,然后按正常浸漂至规定天数。

    3.注意事项:① 有毒药物如乌头、半夏等,漂至取个大体实者切开内无干心,或取少量放于舌上,以半分钟内不出现刺舌感为准;② 含盐份和有特异腥臭气味的药物,漂至内无咸味,或漂去瘀血、无腥臭气味为准。

    润法(浸润法)

    1.定义与适用范围:采用闷润的方法使药材的水分内外一致的软化方法称为润法。润法操作时药材与水接触的时间短,有利于减少成分溶失,保证药物质量,旧有“三分切工,七分润工”之说,因此多与上述淋、洗、泡法结合使用。

    2.操作方法:把淋、洗、泡过的药材,用适当容器(药盘、竹匾等)盛装,或堆积于润药台上,以湿布、湿麻袋等湿物遮盖,时常喷洒适量清水,保持湿润状态,使药材外部的水分徐徐渗透到组织内部,达到内外湿度一致,便于切制。

    润法除了一般的操作方法外,还有浸润、伏润(闷润)、复润(反复闷润)、露润(吸湿回润)。

    3.注意事项:① 时间长短视药材质地及季节而定,如质地坚硬者浸润7~10天或更长,较软者1~2天即可;春冬长,夏秋短。② 含淀粉较多的药材如山药、天花粉、泽泻等,夏季长时间浸润会出现发粘、变红、变味等霉变现象。因此要勤加检查,一旦出现发粘应立即用清水快速洗涤,然后摊开晾晒再适当闷润,并防止变红、变味等现象出现。否则影响饮片外观和内在质量。

更多中药材
  • 一、紫黑色,供血不足,有积寒二、紫色,并伴有黑斑,气血不畅通三、紫色,并有深浅不一的块状风湿四、鲜红而艳,局部发热,阳症、热症、实症,热毒炽盛,体质阴虚火旺。你拔完罐的罐是什么颜色呢?......
  • 一、(附子理中丸)用于脾胃虚寒二、(参苓白术散)用于脾胃气虚三、(香砂养胃丸)用于胃阳不足,湿阻胃气导致的胃痛四、(保和丸)用于脾胃不运,还伴有积食最后提醒大家一点,中成药虽然服用方便,但是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最好还是在医生的辨证论治下指导......
  • 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但是出汗的方式、汗量、汗色和汗味发生改变,则为病理现象,颇为某些疾病的前兆。正常情况人体的头面部容易出汗,因为头面部人体的一身阳气所在,头为诸阳之首,所以阳热之气首先表现在面部。因此,活动后,特别是大......
  • 一,胃肠积滞有内热,大便干燥容易造成便秘。二,宝宝喝水少,蔬菜吃的少,进食纤维素的含量很低,肠蠕动弱,会造成大便秘结。三,宝宝拒绝排便,因为肛门有痔疮或肛裂,排便时疼痛,所以拒绝排便。长期不排便可导致大便更加干燥,不容易排出,形成恶性循环。......
  • 第一,脾胃不好有可能消化功能比较差,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不吃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也不要吃过硬、过酸、过烫的食物。建议饮食易消化,适当摄入蛋白类食物,少吃油腻肉食。第二,注意三餐规律,饮食有节,千万不能暴饮暴食。第三,饭后要尽量适当活动,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