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生脉散探源

    生脉散出自李东垣《内外伤群感论》。考其源,历代医家皆认为,此方脱胎于《伤寒杂病论》之复脉汤(炙甘草汤)。因为:一、从方名来看,复脉与生脉,其意相同,都是为了使虚弱之脉得以复常。二、从配方及意义来看,复脉汤由多甘草、桂枝、生姜、人参、麦冬、生地、阿胶、麻仁、大枣、酒等组成。方中炙甘草、桂枝、生姜补心阳;生地、阿胶、大麻仁滋养心之阴血;人参、麦冬补心气,益心液,大枣和脾,酒助心阳通脉。故此方为振奋心阳,滋养心之阴血之剂。生脉散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方中参、麦冬补心气,益心液,五味子敛气生津,故为补益心脏气液之方。三、从主治来看,复脉汤为心之阴阳受伤所致之“脉结代,心动悸”而设;生脉散系为心之气液虚损所致之汗多体倦,口干舌燥,短气口渴,脉虚弱或虚数而立。四、复脉汤是侧重补心阳,养心阴;生脉散是侧重益心气,增心液。追溯其因,由于导致心病之因不同。“脉结代,心动悸”,为伤寒引起。寒则伤阳,故复脉汤中有温补心阳之品;损阳及阴,故方中又有滋养阴血之药。生脉散所治之证,乃由暑热耗气伤津所致,故李东垣仅用复脉汤中之人参、麦冬,并加五味子以治之。此方所以不用复脉汤之其余诸药者,以其不对证也。总之,脉者,血之府也。心主血脉,故复脉必须治心。上两方皆为治心之剂。两方有先有后,所以推测生脉散是脱胎于复脉汤。

    生脉散虽然脱胎于复脉汤,但是也借鉴了张仲景的白虎加入参汤。叶天士首将上方化裁为生脉散,并用于温病津伤气脱之证。薛生白《湿病条辨》又将生脉散用于“暑月热伤元气”。吴鞠通将白虎加人参演变为生脉散之过程,说得非常具体。如《温病条辨》说:“太阴湿病,脉浮大而芤,汗大出,微喘,甚至鼻孔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脉若散大者,急用之倍人参”,“手太阴暑温,或已经发汗,或未发汗,而汗出不止,烦渴而喘,脉洪大有力者,白虎汤主之;脉洪大而芤者,白虎加人参场主之。……汗多,脉散大,喘而欲脱者,生脉散主之。”汗出恶寒,是津伤气脱之先兆;脉浮大而芤,汗大出,微喘,为邪热伤及肺中津气之表现;脉散大,为邪热重伤元气之证;汗出,脉散大,喘而欲脱,为津伤气脱,化源欲绝之象。其病由轻而重,由虚实兼来,进而发展为纯虚之喉,这是符合热病变化规律的。由于生脉散证是由白虎加人参汤证逐渐发展而成,所以,生脉散之创制,要借鉴白虎加人参汤。

    总之,生脉散之出,既与复脉汤有关,也借鉴了白虎加人参汤。

更多中药材
  • 很多人特别是男性啊,经常大便不成形,尤其是在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及喝酒之后,症状会更严重,很多人第一反应呢是用止泻的药物,但是效果往往不理想,有这种症状大多和肠道的慢性炎症,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等这些疾病有关系,所以说不能只是止泻,......
  • 一些便秘的人用了很多的办法都没有效果,可以推荐一个《四消丸》给大家。这个药呢出自于清代的《饲鹤亭集方》是由牵牛子、猪牙皂、大黄、槟榔等这些药物组成,能消痰、消水、消食、通便,适用于大便干结严重,体质壮实的便秘患者,对阴虚便秘和气虚便秘的人不......
  • 冬虫夏草呢是一种动植物复合体,它是目前中药当中最昂贵的药品之一,味甘性温,可以补肾益肺,止血化痰。在过去呢,这个药主要是用来治疗肺结核,久咳不愈,咯痰咳血,现在呢,还经常用于治疗各种慢性的肺病,慢性肾衰以及男性遗精、虚劳、性能减退等疾病。......
  • 很多人大腿内侧腹股沟这个地方会有潮湿瘙痒、脱屑、红斑、还可能会有糜烂、渗液等等。时间长了还会留下色素沉着,那么这种病叫股癣,和真菌感染有关系,可以用抗真菌的药物去外用。糜烂渗液的,还可以用一些清热燥湿杀虫的中药煎液啊熏洗涂擦。在男科当中呢,......
  • 遗精指的是在睡眠当中发生的不自主的射精,尤其是在青少年当中非常的多见,有人问这算不算一种病,正常人在婚后啊,一般是不会出现这个症状,在青壮年时期偶发的已经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说发作的频率非常的高,比如说每个月可能都会有好几次,甚至每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