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解表类[药对]的临床鉴用

    中药学上习惯把两种性能类似,常配对使用以增强疗效的药物称为“药对”。药对是古今医家通过临床实践得出的经验,但药对中的每味药又有其特殊的性能。为帮助临床鉴用,现撷解表类常用药对予以甄别。

    一、麻黄和桂枝 二者均辛温入肺、膀胱经,有发散解表疗水肿之功。但麻黄长于宣透毛窍而发汗,解表力强,又能宣肺平喘利水,故多用于治疗无汗表实证、肺气壅遏之咳喘及水肿因于上者。此外,麻黄还用于治疗阴疽、痰核和风湿痹痛等。而桂枝长于通阳解肌而发汗,解表力弱,又能助心阳通胸阳,故多用于治疗有汗表虚证、胸痹心悸及水肿因于下者,还用于治月经不调、奔豚气和寒凝血滞诸痛等。

    二、荆芥与防风 二者均属辛温解表药,能驱风发表,炒炭入血分止血,疗上焦头目疾病。但荆芥发表力较强,且能清头目、利咽喉、透疹,偏散瘀止血,故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感冒、产后痉厥、上焦头目诸疾及口鼻出血、尿血、便血、呕血有瘀滞者,还用于治疗中风不语和肾肿(外肾)等。而防风祛风力较强,且能胜湿止痛、升阳举陷、疏肝固崩,故多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破伤风、脱肛及便血、肠风下血、崩漏属肝经有热有风者,还治偏正头痛和肝郁泄泻等。

    三、羌活与独活 二者(古代混用)均辛苦温、祛风寒湿止痹痛、解表。但羌活气香雄烈,发散力强,主表兼里,偏祛上半身之风寒湿,故可畅通血脉,宣通脑络,善治头、项、脊、背的疼痛,并长于治疗感冒头痛、痹痛、中风口歪、破伤风等,也用于治疗风水浮肿和产肠脱出。而独活气浊善下行,主里兼表,偏祛下半身之风湿邪,也能达肌腠深层并搜其间之风,故可温通下肢经络,善治腰、腿、足、胫的疼痛,并长于治疗少阴外感头痛、产后风、鹤膝风等,也用于治疗小儿风痫和慢性气管炎。

更多中药材
  • 我们中医常讲辨证治疗,其实每一个人的体质不一样,导致失眠的问题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啊。有人入睡困难,翻来覆去整晚睡不着,有人睡着了之后他容易醒过来,一晚上醒来七八次,烦的不得了,甚至还有的人睡着之后人没有睡,差不多旁边有人喝水,他都知道似睡非睡......
  • 第一个啊尿频尿急,夜尿频繁,小便灼热发黄,情绪激动,这个时候湿热下前潜尿液黄就是主要的标志,可以参考龙胆泻肝丸。第二个,便秘我们说到肠道津液不足,肝火烧灼,那这个时候会口干,口苦,口臭,舌苔黄腻。也可以参考龙胆泻肝丸。第三个,腹泻拉肚子,那......
  • 我们中医常说啊,肝主藏血,主一身的气机疏泄,肝主筋,肝开窍于目,所以说肝的健康与很多脏腑都有关系,这个肝不好,人容易倒下,一点都不夸张。肝不好具体的表现有这些。首先,失眠多梦,肝藏魂,肝血亏虚,肝不藏魂,治疗需要养肝血,养心安神。那如果经常......
  • 我们今天分享两种啊。中药代茶饮,阴调理阴阳,延年益寿。我们黄帝内经里边说过,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呀。如果生活压力大,经常熬夜不休息,还暴饮暴食,不积极运动,这些行为都会导致我们身体阳气引起的不平衡,那么就出现了现代人的亚健......
  • 我们中医讲啊,脾胃为后天之本,我们身体所有的营养和能量都靠我们的脾胃消化,如果消化功能好,我们身体不至于虚弱,这也是《黄帝内经》里面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死亡。医生仲景呢,他在东汉末年行医的时候啊,发现很多人都有这种表现,他肚子疼,他发冷,浑......